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与龙头企业合作,向企业、农户发放贷款,并通过保险产品、生产技术指导,为农产品提供保障、背书,最后打通产品流通渠道。以降低农户以及贷款风险。一些金融机构金融、产业结合的做法,正在为此前被金融业视为畏途的涉农领域,带来新的希望。
近日在广东河源举行的一场扶贫活动上,中国平安联席CE0陈心颖称,该集团专注于村官、村医、村教“三村工程”扶贫。截至目前,该工程在全国11个省、自治区落地发放扶贫资金逾99.3亿元,并形成了核心农业企业贷款、水电扶贫、扶贫企业债等金融扶贫模式,累计发放扶贫贷款、承销扶贫债、股权投资等资金近40亿元。
陈心颖还称,截至2018年底,中国平安累计为8228万户次农户,提供了超过700余款农业保险产品,累计提供农业保险风险保障超5171亿元,累计支付赔款超过25亿元。
由于“靠天吃饭”的特征,农业产业风险抵御能力差,涉农领域贷款已经成了一些金融机构,特别是农商行等县域金融机构是不良贷款的重灾区,导致一些农商行不良贷款迅速飙升。此前,贵州、安徽、山东、河南、山西等多地区的部分农商行,不良贷款率都曾超过10%,部分不良率甚至已经超过或接近20%。
一些农商行不良贷款大幅飙升,大多与贷款涉及的农业灾害有关。根据大连农商行4月30日披露,截至2018年底,该行不良率为8.73%,同比上升3.78个百分点。而在2018年9月底,其不良率更是达到9.95%。该行称,2018年夏季持续高温,使圈养海参、其他海产品大量死亡绝收;秋季发生的非洲猪瘟,导致部分地区2018年生猪养殖出栏降至零,
上述情况并不鲜见。甘肃康县农商行此前披露,截至2018年9月底,该行不良贷款率为7.9%,较2017年末增加3.13个百分点,原因是气象灾害影响,核桃、花椒、天麻等经济作物产量下降,部分出现绝收,导致其不良贷款大幅上升。
原标题:银保监会:2018年末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达5.63万亿元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王希)来自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33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