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为企业所填的申报表纠错,也是税务人员的必备技能;尤其是在近期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密集出台后,信息化、智能化的税务管理平台就必不可少了。
今年第一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期内,大富包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申报表引起了松江税务人员的注意。这是一家从事包装技术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约12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但是所填写的季初、季末资产总额畸高,分别为2990亿余元和2840亿余元。
税务人员通过数据扫描的结果发现了问题,原来是财务人员填写申报表时误将单位万元看成了元,造成资产总额畸高。最终,该企业按“企业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下”享受到了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减税额从最初的约12万元(只按高新技术15%减免)增加到了约23万元。
要确保企业能享受到每一项符合条件的减税政策,其背后则是对数字的敏锐和精准把握。“为避免类似错误发生,我们针对企业易填错的事项进行重点监控;一方面取用了其申报表上资产总额的数据,另一方面也会对比该企业财务报表上填写的季度数据,来做综合判断。”松江税务部门企业所得税科钱隽表示。
产业生态更具活力
一批批驻扎在松江的科技型产业集群,成为深化G60科创走廊发展的源动力。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5月5日在调研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部的正泰启迪智电港时指出,要 “吸引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头部企业,全力打造区域发展支撑点、兴奋点、新亮点。”
以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为例,该产业园区现有1200余家科技型入驻企业,2018年总营收超过807亿元,税收超过26.5亿元;园区内孵化出诸多以3D打印、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机器人、检验检测为业务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4月12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站采访中,上海市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G60联系会议办公室主任高奕奕透露,国家发改委编制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把G60科创走廊纳入其中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科技要素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从上海松江为起点,串联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的G60科创走廊,已经开始了多方面的融合探索
2万亿减税降费政策细则已经基本出台,是否能不折不扣落地?制造业企业减负多少,感受是否明显?减税费效果如何,对企业有哪些影响?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走访了福建、重庆两地,跟几十名减税费实操一线税务干部交流
离5月1日养老保险费率下调日期将近,第一财经记者调研发现,以前规范交费的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受益明显。 国务院明确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目前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份可降至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