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近年来,在境内支付市场格局趋向固化的背景下,不少支付机构转攻跨境支付业务,同时,我国居民跨境消费的增长也直接推动这一市场的高速成长。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互联网交易金额超过4900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5%。有分析称,未来,随着跨境电商、旅游、出国留学等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跨境支付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市场的快速发展无疑吸引了众多机构参与其中,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并由此引发“价格战”,跨境支付业务的痛点也在不断凸显。全球跨境支付服务公司Airwallex(空中云汇)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刘月婷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实际跨境交易中,中小企业仍面临一系列的支付难题,如费率高、到账慢、不透明等。
跨境支付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支付机构纷纷涌入跨境支付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数据会说话,最能体现竞争激烈程度的指标“手续费费率”不断走低。有研究称,目前市场的平均费率已由前几年的2%至3%下降到了0.5%以下,并且也不乏0费率的出现。
比如,今年3月26日,Airwallex在宣布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的同时,表示为跨境提现至中国大陆的客户限时减免四大基本费率(开户费率、收款费率、换汇汇率和提现费率)。
一边是价格战下的“你追我赶”,一边是进军蓝海的斗志昂扬。一位跨境支付机构人士告诉记者,2017年前后,开始出现了大批本土服务机构,凭借资本优势,与中小规模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目前,进入跨境支付行业的机构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传统汇款、转账、交易等业务的银行和卡组织,二是第三方支付机构。而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中,又可细分为国内支付巨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国内本土中小支付机构、国际支付机构、跨境收款公司等。
随着新能源车补贴政策逐步退坡,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在中国市场卷土重来,争夺未来的市场。 近日,据外媒报道,松下计划花费数亿美元在其中国电池工厂部署两条新生产线,这将使松下在中国的电池产能增加80%
【TechWeb】2月25日消息,我爱我家今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拟筹划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湖南蓝海购企业策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海购”或 “标的公司”)100%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