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
“智能+被写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不是一个单独的现象,从2016年谈互联网+、2017年引入数字经济战略,再到智能+ ,几大战略是一脉相承。”4月17日,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如是称。
同时,同席的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也表示,智能经济正在国家经济层面上广泛渗透,包括AI、云计算、物联网等均对多种行业带来革新。
智能+制造
4月17日,毕马威中国与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包括智能制造、技术、组织和分工等四份报告,在全球化、跨界化、多样化、生态化的趋势下,阐释未来智能化组织特征及发展阶段。
陶匡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智能+的技术背景是一直存在的,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到如今的人工智能,二十年来一步步走到如今的成果,我们才有条件去谈智能经济。“智能技术的核心可能是AI,但若没有前期技术的铺垫,就不可能有智能经济的发展。”
该智能报告以“数据+算力+算法”为核心,从产业链视角阐述科技对制造业五大生产环节的提升和重构,提出智能制造的四条赋能路径,具体包括——首先,数据是智能经济的基础,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生产资料;其次,以云计算、边缘计算为代表的算力快速发展为处理海量数据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三,以人工智能、机理模型为代表的算法技术帮助智能制造发现规律并提供智能决策支持;最后,以5G等为代表的现代通讯网络将三大要素紧密联系起来,让它们协同作业,发挥出巨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