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一季度经济全面回暖,“积极财政”效应显现(4)

2019-04-18 09:36:2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货币宽松短期或不加码

随着经济企稳信号的进一步释放,各大机构认为,货币政策的宽松加码空间可能会较早前受到一定限制。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短期来看,进一步扩大货币宽松的政策空间有限,当前货币政策是否足以稳定经济还有待观察,但进一步降准的可能性很小。

摩根资产亚洲首席策略师许长泰对记者称,全年稳经济的总基调不会变,但新增刺激政策则需要进一步观望。“今年的GDP增速目标为6%~6.5%,而一季度数据已经接近了区间上沿。央行对降准会更有耐心,可能会运用其他更为低调的工具。”

“我们仍维持对今年再降准150个基点的预判,但时点可能有所延后。这可能要基于股市的表现,如果股市上涨持续,那么降准可能会推迟,或由更为低调的货币政策工具取代。”野村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也告诉记者。

陆挺认为,预计今年不会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但央行正呼吁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今年有望加速,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框架可能转向一个更以利率为基础的机制,并强化利率传导机制。”

4月12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9年第一季度(总第84次)例会。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3月,M2同比增速为8.6%,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提高0.6个和0.4个百分点;同时,M1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月末大幅提高2.6个百分点;3月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增加近2.9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3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达到10.7%。

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对记者表示,当经济企稳时再降准,容易推高通胀,也容易引发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降准的意义是为了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如果降准后,资金仍然留在金融市场,而没有流向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反而有可能助推金融脱实向虚。”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