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潘向东:未来货币政策必须考虑猪价上涨造成的结构性通胀风险

2019-04-17 09:31:5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这一轮猪周期已经启动,未来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可能会超出市场的预期。

我们知道,全球整个猪肉消费量和供应量是1.1亿吨左右,其中中国的生产量大概是5200万吨,消费量大概是5400万吨,所以我们要靠部分进口来平抑消费和供给的平衡。

中国猪肉消费量和供给量占了全球的50%。很多人在谈到猪肉问题时就会说,假若价格上涨,我们可以通过从美国等进口来平抑,真是这样吗?美国的生产量大概是1100万吨,它的消费量占全球的8%多,也就是900万吨左右,它能出口200万吨。

假如一个占了全球50%的市场受到一个像过去普通猪周期一样的冲击,这种冲击是不大的,是可以通过加大进口平抑一部分。但假若这个生产市场受到强大的冲击,那么它影响的不仅仅是国内的食品价格,还可能会影响到全球的食品价格。我们一季度进口了美国猪肉大约14.28万吨,美国猪肉期货价格从年初到现在就已经涨了50%。

潘向东:未来货币政策必须考虑猪价上涨造成的结构性通胀风险

去年以来中国养猪行业损耗约30%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供给到底受到了多大影响。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去产能化,由于环保的一些要求,把一些中小型猪场几乎淘汰了,大家印象中,农村以前很多人家里养猪,但是由于环保的要求,慢慢地那些猪圈大多关门了。去年以来,还出现了一个非洲猪瘟的叠加。为什么叫非洲猪瘟?是因为1921年此类型猪瘟产生于肯尼亚,从非洲走向了欧洲。

为什么非洲猪瘟影响这么大?我们现在进口猪肉,不可能再是活猪的进口,然后在需要消费时宰杀(只有广东人和香港人有这爱好,喜欢热肉消费),现在大多是进口经过了低温处理的猪肉,正常情况下低温处理之后病毒应该全部被杀死了,病毒只有在适度的温度下存活率才很强,在一个高温或者低温环境下病毒都会被杀掉,但是非洲猪瘟病毒存活能力非常强,在低温环境下也能存活,所以,非洲猪瘟就通过猪肉进口带到了中国,去年7月在辽宁发生了第一例,传染性特强。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