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具体而言,公募和私募的做法有诸多差异。例如私募做的是绝对收益,而公募基金则做的是相对收益,且投资流程不尽相同。多数外资的终极目标仍是获得公募基金牌照。当然,这一愿望能否最终达成,也取决于中国监管方的态度。不过,众多外资机构已在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准备。近期也有消息称,外资私募“私转公”试点的正式落地可能会在2021年后。
就股票投资而言,富达国际是全球最大的长期投资机构之一,专注于基本面选股,而引入更多类似的外资机构也有助于中国境内市场的长期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向纵深发展,但必须同步进行的是,中国需要发展一个高质量、强大的本地长期投资者的池子,这些‘优质资金’来自于长期储蓄、养老金或退休金计划,而之所以A股市场波动率仍然很高,这也与缺乏长期投资者有关。”黎诚恩表示。
作为忠实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投资理念拥趸,黎诚恩表示中国上市公司近几年对ESG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尤其是在‘E’这方面,中国已经成了新兴市场的领跑者。有些公司的ESG评级不佳,但短期表现似乎很好,这其实并不奇怪,一些公司喜欢走捷径,但我们相信治理结构更好的公司、对股东、社会、环境更为负责的公司的长期财务回报一定会跑赢,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作为长期投资者以及一家私人公司,我们能够有这种耐心,把资本配置到更为负责的公司中去,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黎诚恩说。
早前,MSCI也已完成了对“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中423家上市公司的ESG评测,显示有86%的公司ESG评级低于BBB级(即低于中位数)。但MSCI也表示,刚被纳入MSCI指数的公司往往ESG评级偏低,这是很正常的,新兴市场都有相似的经验。随着纳入时间的推移,A股公司会提高信息披露,尤其是环保、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这有助提升ESG评级。
对于中信证券给出的“卖出”评级的研究报告,3月25日,在2018年年报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缪建民回应第一财经记者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几日前还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为酷派海外“谋局”的蒋超1月14日早间对第一财经独家回应,目前已离开酷派。 “整个青春年华,曾经做到300亿年销售,也无遗憾了。”蒋超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