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专访IMF中国团队负责人:中国股市、债市仍有增长空间

2019-04-11 16:27:31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专访IMF中国团队负责人:中国股市、债市仍有增长空间

专访IMF中国团队负责人:中国还有减税空间,货币政策保持稳健

作为主要经济体中此次唯一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调升2019年增速预期的国家,促进中国增长的“秘密”为何?中国近年来不断开放资本市场,如何看待这一开放进程,其又是否能加持中国可持续发展呢?

对于这些问题,IMF中国团队负责人、亚洲及太平洋部助理主任詹姆斯·丹尼尔(James Daniel)在IMF与世界银行春季年后期间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成为促进中国今年增速提升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对于中国日渐开放的资本市场,丹尼尔指出,与中国的经济体量相比,还有很多进一步开放和增长的空间。

中国尚有足够财政空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IMF在4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WEO)中,再次下调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0.2个百分点至3.3%,但却将中国2019年经济增长上调0.1个百分点至6.3%。

此前,IMF副总裁张涛曾透露,“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一个被上调经济增速预期的国家”。

对于上调预期的原因,丹尼尔在采访中表示,主要有两个:其一,中美经贸磋商进展好于6个月前预期,这对中国是个好消息。其二,中国政府推出了积极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支持。

在丹尼尔看来,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减税方面。“中国已经削减了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同时也增加了对政府基建债券的投资。将这些政策加总,其(对经济的)刺激作用相当可观。”

去年以来,中国为深化税收改革,推出了一系列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改革措施。个税改革优化调整了税率结构,降低了适用3%、10%、20%税率纳税人和部分适用25%税率纳税人的税负,还增加了对于子女教育和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赡养老人支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和住房租金等的专项扣除。紧随其后,2019年4月1日,四项增值税改革举措又同时推出,主要包括四项核心内容。一是降低税率。将制造业等行业16%增值税税率降至13%,交通运输和建筑等行业10%增值税税率降至9%;二是进一步扩大抵扣范围;三是全面试行期末留抵退税;四是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进项税额加计抵减。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占税收总额比重约40%多,此次改革预计可带来一万亿减税额。

那么,中国是否拥有足够的财政空间来推行这样的财政政策呢?丹尼尔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过他同时提示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也需要做一些整合,“在中央预算层面,我们确实认为中国拥有一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空间。

丹尼尔同时指出,当中国政府采取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货币政策就可以不那么积极主动了。因此,对经济的支持主要来自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而不需要央行等货币部门过多作为。他称,这意味着中国央行可以更加专注于其首要任务,即控制通胀。今日早间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3月CPI同比增长2.3%,符合预期,较前值1.5%回升,创5个月新高。3月PPI同比0.4%,亦较前值0.1%回升,创3个月新高,持平于预期的0.4%。

中国资本市场有巨大潜力

近年来,中国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的措施,使得中国的资本市场呈现出双向开放、扩大开放的格局。

2018年,首批234只A股正式纳入明晟(MSCI)指数,富时罗素(FTSERussell)也宣布将A股纳入其全球指数体系,沪深港通的每日额度分别扩大了4倍,中国证监会首次允许外方在合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中拥有51%的股份,原油期货上线交易。

进入2019年以来,MSCI决定将A股大盘股纳入因子由5%提高至20%,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被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备受市场关注的科创板正式落地,新通过的《外商投资法》传递出中国金融领域扩大开放的积极信号,将在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我认为金融开放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前景。”丹尼尔在采访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审视中国的股市和债市,虽然其规模是全球最大的,但与中国的经济体量相比,还是相对“欠发达“,仍有增长空间。

“通过让中国的股市、债市进一步增长,中国可以多元化其融资渠道,并获取更多(资本市场)专业知识和能力。”他称,“这也意味着中国需要吸引更多外资,为此,中国需要——事实上也是中国目前正在做的——采取更多国际最佳实践,提高透明度,提升外国投资者信心。”

他还表示,中国资本市场也可以从这些外国投资者处获益,比如可以改善公司治理和贷款分配等。“我们认为中国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有很大的(进一步)开放的潜力。”他总结道。

责编:冯迪凡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