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到底怎么看待GDP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在今日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情况通报会上,面对媒体“上海取消GDP考核以后,怎么样来保证高质量的发展”的问题,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认为,这是一个对上海非常重要,也是上海在发展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他表示:
首先,上海要的是更高质量的GDP。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经济工作,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上海一直强调讲三句话:第一,上海不唯GDP;第二,上海不是不要GDP;第三,上海要的是更高质量的GDP,这三句话是连在一块的。有一个比喻,经济发展就如同骑自行车,大家小时候练自行车,要骑得好,第一要把握好方向,第二要有必要的速度,没有速度一定会摔下来,第三要有平衡的能力。实际上,对经济发展来说道理也一样,首先就是发展的方向问题,怎么样实现更加科学的发展,那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理好质量问题,这个质量就是更加协调更可持续发展。如果速度快,但质量差,那么走不长;如果质量好,保持适当的速度,那就像骑车一样,就能又好又快。
同时,上海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上海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中央赋予上海的战略目标是到2035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而跻身全球城市前列,首要的就是经济规模要迈上新台阶。上海目前的经济总量,跟卓越的全球城市比还有较大差距。2018年,纽约和东京两个城市GDP都已超过1万亿美元,巴黎约7000亿美元,上海GDP约4900亿美元。所以,上海要保持必要合理的GDP增速,抓GDP经济总量跃升,一刻也不能松懈。
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海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地区绩效考核政策,其中特别强调经济运行的质量、区域特色定位、产业结构合理比例、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对不同地区有不同要求,市区有市区的要求,郊区有郊区的要求,市区更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而郊区则以先进制造业占比为重。比如,崇明区主要考核生态指标,就是根据上海对其生态岛的发展定位来设定的。因此,上海就是要通过差别化的绩效考核政策来体现推动各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此外,要交出高质量发展的上海答卷。对于上海来说,最重要的挑战是什么?目前上海面临的最大制约就是土地。上海要守住3200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总量底线,实际上未来可利用空间是很有限的,挑战就在于能否在土地减量中实现发展,能否在能耗降低中实现发展。一方面,上海对生态类、红线类的考核是非常刚性的,每年都设定明确的约束性目标。另一方面,上海在有限的发展空间中不断增强经济密度。去年上海出台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土地资源高质量利用意见等提高经济密度的新政策。比如,原来上海许多工业园区容积率相对较低,现在允许适当提高容积率;比如,原来对企业自有土地容积率进行严格限制,不能再新增项目,现在只要是符合本市产业导向经过认定的新项目或技术改造类项目,在自有土地上开展建设的,免征增容费。
从宏观上来说,上海比较关注高质量发展中的五个方面:一是要有更大的经济“密度”。上海要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以有限的资源和更少的消耗创造更多的财富,增加经济的总量,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二是要有更高的城市“能级”。上海是长三角的核心城市,要有辐射和带动的能力,有能量才能辐射,有能力才能带动,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辐射带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三是要有更强的市场“活力”。大规模降税降费,就是要用政府收入的“减”换取企业效益的“增”,以政府财政的“紧”换取企业活力的“强”。四是要有更厚的创新“浓度”。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正在打造的科创中心之中,要既有大科学设施和大科学计划,也有像“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样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生态,培养出大量“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创新企业。五是要有更暖的城市“温度”。上海建设的全球城市,最终目标是让市民群众更有归属感、幸福感、有更强凝聚力的宜居宜业城市。
责编:罗懿4月12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站采访中,上海市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G60联系会议办公室主任高奕奕透露,国家发改委编制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把G60科创走廊纳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