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最近,全国和地方2018年更详细的经济数据陆续公布,从各省区数据可看出,一些地方在高质量发展探索中,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摸索出了不少有益经验。
昨日,上海统计局发布《201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2018年,上海市GDP为32679.8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6.6%,增速与全国持平,总量稳居全国城市排名第一。
据上海市发布的数据,2018年,上海常住人口为2415.27万人。据此计算,2018年上海人均GDP升至13.5万元,按照目前美元对人民币6.7的汇率计算,人均GDP超2万美元,首次达到发达经济体标准。
此外,据相关数据,北京人均GDP也达2万美元,同步达到发达经济体标准。
由于上海和北京城市人口规模非常巨大,是省级行政单位,也是GDP总量排前两位的城市,两市人均GDP达发达经济体水准,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中国人均GDP已处于中高收入国家
从全国看,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为9780美元左右,按照世界银行2015年的标准,已处于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偏高水平。
从各地公布的数据来看,广东、江苏和山东GDP总量排前三甲,分别接近9.73万亿、9.26万亿和7.65万亿元,其中广东和江苏均为首次加入“9万亿俱乐部”。
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在内,全国31个省份中有13个省份2018年GDP超过3万亿元。其中,包括上海和北京两个直辖市。
在城市排名中,上海以超3.27万亿的GDP总量处于领先地位,北京刚破3万亿,深圳和广州则分别居第三和第四位。
“如果把中国的一些沿海城市作为独立核算的经济体,它们接近发达经济体的标准早就在人们的预期之中。”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海人均GDP已达发达经济体标准是正常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城市达到这一标准。
图为青田风光。 资料图片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青田县充分发挥华侨资源优势,深入实施青商回归、华侨要素回流工程,通过加大政策扶持,搭建发展平台,确保华侨投资创业“回得来、安得下、融得进”
从交通互联到人才交流,从教育发展支撑到民企合作,再到顶层设计和立法的推动,上海两会上一场聚焦“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专题审议引来了代表们的热烈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