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能像亚马逊这样市值从4亿美元上涨至万亿美元规模的企业毕竟是少数,正因为如此,独角兽的上市终究逃不开公众对于估值的质疑。
《闪电式扩张:打造高价值公司的闪电之路》(Blitzscale: The Lightning-Fast Path to Building giant Valuable Companies)被诸多硅谷企业家视为“圣经”。该书作者霍夫曼(Reid Hoffman)曾是领英的联合创始人、前PayPal执行副总裁,现在他是硅谷VC Greylock的合伙人。他认为有些处在技术前沿的公司估值会不断上涨,而有些确实存在泡沫,过高的估值最终会在市场上得到修正。
对于投资者而言,来福车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快速增长,这也是该公司推销的核心内容。标准普尔的数据显示,来福车去年的营收增加了一倍,达到22亿美元,这使其成为美国初创企业IPO中营收第三高的企业,仅次于脸谱网和谷歌。不过,2日,来福车上市后的第一个结算日就遭做空。金融分析公司S3 Partners LLC的数据则显示,截至4日,38.2%的来福车股票,即1240万股被做空,价值8.56亿美元。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来福车需要尽快找到可靠的盈利模式,因为投资者的耐心毕竟是有限的。
或许是看到了Lyft上市后股价的动荡表现,Pinterest 8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中主动将IPO定价区间下调至15~17美元,总市值106亿美元,低于此前120亿美元的估值。
见顶信号?
路佛集团首席投资策略师保尔森(James Paulsen)表示,现在的情况就像市场处于顶部时,投资者抱有很大的信心,所有人都在买入却几乎不关心价格问题。对于独角兽企业而言,这就是IPO的大好时机。
历史数据显示,IPO的峰值总是会出现在股市接近顶部也就是衰退到来之时,例如1999年和2007年都是异常活跃的年份,之后便伴随着经济波动股市进入了熊市。虽然美国股市一季度表现强劲,但经济数据的反复、美债收益率倒挂依然让外界对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乃至衰退充满担忧。有分析认为,这往往就是风险,而在过去十年里成立的初创企业中,都没有经历过经济衰退,他们的业务表现能否经受住考验值得关注。
(原标题:Lyft上市次日跌入熊市 美股IPO“打新热”还能持续多久?) 作者: 杜玉 与大盘整体的“春光明媚”不同,周一新股市场陷入“水深火热”
向渠道压货、扮靓业绩冲刺IPO……类似的指责之声,日前一直“困扰”着郎酒。 2月24日,在2019年度青花郎全国经销商大会上,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表态称,公司不会为了上市刻意扩大销售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