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理解贸易网络与对外贸易发展的关系。首先,从全球生产与贸易的布局来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全球贸易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但很快又恢复增长。现有研究主要从金融冲击等角度进行解释,认为金融冲击使得出口企业的融资条件恶化,资金链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生产行为。主流解释并没有从贸易本身来理解这次危机。我们认为,危机的冲击使得不同层面的网络被打断,而网络的重构需要时间,各国应对措施也差异甚大,这导致全球贸易格局的变迁。此外,企业网络会影响出口行为,而全球不同国家之间经贸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到企业现有网络的强度和质量,从而影响企业出口行为和整体对外贸易发展。比如,加拿大和美国贸易协定的变迁会影响到企业通过加拿大的出口网络向美国拓展市场的成效。
其次,如果立足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可以从竞争中性产业政策视角进行讨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所有制、地区等维度)在不同时期的出口扩张中有不尽相同的表现,贸易网络在其中充当怎样的角色?我们认为,贸易网络能够促进出口发展,而网络构建需要时间,当面临外部冲击时,不同性质(是否竞争中性)的产业政策对于不同行业、同一行业内的不同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影响。产业政策的竞争中性会影响到企业之间是否具有平等竞争地位,一旦在非公平竞争条件下被迫中断贸易网络甚至退出市场,再次进入时将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重新构建网络,使得在后续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产业政策的竞争中性非常重要,其影响不但体现为短期效益,也会通过打断企业贸易网络对企业、产业产生长期影响。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已经取得很大发展,面临结构优化现有的“量”、亟待提升“质”的转折点。在此背景下,我们希望从贸易网络的角度出发,结合对全球经贸关系、产业政策竞争中性、本地产业网络的分析,以扎实的基础研究为依托,提炼相关政策含义,为建立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