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企业方面将“增储上产”放在重要的位置,纷纷加大上游勘探开发力度。
中石油去年在新疆准格尔盆地继玛湖地区之后获重大勘探发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也相继取得油气勘探新突破,并在鄂尔多斯、柴达木、渤海湾和松辽盆地精细勘探发现和落实了一批规模储量。
中海油则在国内成功评价了包括渤中19-6和渤中29-6在内的多个大中型优质整装油气田。其中,渤中19-6气田测试获得优质高产油气流,确定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一千亿立方米。
炼油产业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
从下游看,则存在炼油产业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民营炼化企业发展现分化的问题。
“以石化项目的规划为例,我国现有炼油能力为8.5亿吨,去年的加工量为6.03亿吨,富余2.47亿吨,上述过剩情况比钢铁行业还要严重。2017年乙烯的能力2330万吨/年,产量为1841万吨,表观消费量3600万吨,乙烯的产能明显不足。由于把炼油化工割裂管理,项目规划难以协同考虑,炼油能力再过剩,乙烯能力不足的情况难以改善。”与会专家表示:“因此在现有体制下,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协调,尤其应关注’结合部’。”
《蓝皮书》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原油加工量首破6亿吨大关,达到6.06亿吨,同比增长6.7%;成品油产量3.6亿吨,增长3.6%;成品油净出口量再创新高,达到4608万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2.8%。
在新增炼能扩张势头强劲的同时,落后产能淘汰速度和幅度却不及预期,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净增2225万吨/年,超过全球净增能力的50%,总炼能增至8.3亿吨/年,全国炼厂平均开工率72.9%,为全球最低。
由此《蓝皮书》预计,今年随着地方民营大型炼化项目相继投产,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净增3200万吨/年,过剩能力达到1.2亿吨/年。
“油气产业要实行上中下游一体化、炼油一体化、产销一体化,一体化是世界通用的,也是我国油气产业发展的方向。”上述专家表示:“与此同时,政府的监管也要与行业的发展方向相适应。”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逐步披露,基金公司2018年的经营状况浮出水面。申万菱信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911.26万元、7.04亿元、11.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