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王志刚说,包干制本身还是个手段。信任越大,实际上责任就越大。他认为,政府要把包干制跟“放管服”结合起来,“目前已经选了60多家在进行试点”。
对此,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包干制非常有利于科研工作。在做课题时,科研人员不可能完全按预想的路线走完,按照目前的财务制度,最终的报销需要和上报的预算明细一致,那么就有可能产生经费使用不灵活的现象。包干制可以解放很多精力,让大家静下心来做研究。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科技创新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则是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权衡认为,包干制试点改革是进一步推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过去这些年,我们一方面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形成发展新动能;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一些科研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经费管理方面,束缚了一些科研人员的手脚。”权衡说,包干制可以调动科研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一种放管服,通过清理这些困扰,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调动创新积极性。
2018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到418万人,居世界第一。在完善创新生态、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上,我国政策频出。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去年年初发布;去年7月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而今年1月举行的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也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00万元奖金提高到800万元……
在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看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一定是科研人员的创新发展,因此激励机制应该有充分的自由度,让科研人员以成果为导向。而包干制就是向成果导向迈出的坚实一步。
王志刚表示,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形成一个试点方案,并不断推进与完善,最后形成一种新的科研经费和项目的管理方式,通过改革来激发创新主体、科研人员有更大的积极性,有更大的自由度,有更多的获得感。
(第一财经记者冯芸清对此文亦有贡献)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中,科技是关键的一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蓝鲸科创频道3月11日讯,据财联社报道,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今日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最近的科创板,目的也是推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中间有很多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