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中,科技是关键的一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当前,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步伐正在加快。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快科技驱动,迎接“机器人革命”
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今年1月撰文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科技创新指标稳步提升,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影响力和贡献度不断扩大,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王志刚分析,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还很不适应。科技创新还没有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关键核心技术短板突出,创新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偏少,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体制机制和生态环境还有待完善。
他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重要支撑,是促进实体经济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特别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赋能实体经济,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逐步积累。进一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还在于深化创新驱动,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