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临床试验全球化,中国药企最爱澳大利亚

2019-02-19 09:27:1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1月中旬,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一款在研的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zanubrutinib突破性疗法认定。设立于2012年7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通道,旨在加快用于治疗严重疾病,并在早期临床研发阶段展现良好疗效的药品的开发和注册流程,是继快速通道、加速批准、优先审评之后,FDA又一重要的新药评审通道。

这次的授予,对中国创新药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中国内地药企首次获得该认定,正在开发上述药物的,是总部位于北京的药企百济神州。这是中国创新药近年来闯荡海外市场的其中一笔。

去海外开展新药临床试验,正在中国创新药企中成为潮流。除了百济神州外,还有康宁杰瑞、基石药业、复宏汉霖、贝达药业等诸多药企跃跃欲试,相继在海外启动了临床试验。

不过,热闹“出海”的背后,不可回避的是,一方面多数创新药研发项目尚停留在早期研发阶段;另一方面远赴海外开展临床实验,对创新药企的产品创新能力、资金成本压力等都是考验。仅研发费用一项,目前国内临床试验研发成本水涨船高,海外的成本更高,有可能是国内的两到三倍。

临床试验全球化,中国药企最爱澳大利亚

创新药企加速走出去

2000~2010年这十年间,中国没有一个自主创新药出现于国内或者全球的市场中。得益于之后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提速,以及政策、资本、人才对新药研发的推动,中国创新药企正在崛起中,近几年来有自主研发的药物在国内上市。另一方面,国内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实施,也给创新药企后续的回报带来种种不确定性,基于此创新药企更需要拓展海外市场。

有部分创新药企,视野放得更长远,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市场上市新药。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总裁吴晓滨表示,药是最容易国际化的。药物一旦研发出来,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患者都是需要的。不像其他的消费品,有那么强的替代性。但是对于药物,只要疗效好、能起到其他药物起不到的作用,就会受到各国患者推崇。所以说,制药业还是一个比较国际化的产业。

中国创新医药研发热潮兴起,改变的不仅仅是跨国药企生态,它们想进来;中国创新药们也想走出去。

一家跨国药企中国区总裁透露,跨国药企将中国纳入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这在两三年前几乎是不敢想象的,因为担心中国会拖后腿。但今非昔比了,很多公司现在主动将中国纳入全球研发中。

中国创新药走出去,意味着更大的市场。以孤儿药为例,患病率低被视为孤儿病的一大特点。如果只盯住中国市场的话,也许看不到足够的市场价值,但站在国际的角度上看,孤儿药反而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因此孤儿药研发一定要国际化。

中国创新药想走出去,去海外临床做试验是关键的一步。如果是全创新的药品种,免不了做国际临床试验这一步。由于人种差异,在中国做的临床试验结果,未必会被其他国家直接认可。比如在日本,会要求企业做一个基于日本人人种的一期安全实验。江苏康宁杰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徐霆表示,随着中国研发新药国际多中心临床的启动,中国创新药这种国际化布局是需要提前考虑的,希望中国的生物创新药能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

康宁杰瑞走出去的布局,包括公司PD-L1靶点单抗KN035,2016年10月在美国申报IND(申请临床研究批件),之后的I期拓展研究又选择在中、美、日同步开展,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国家在审评、病人数量等方面的优势。

同样,早在2013年,百济神州就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前述的zanubrutinib项目,是百济神州在海外启动的第一个临床试验项目。截至目前,百济神州现有700多人的研究团队,一半在海外。

澳大利亚跳板

近两三年时间里,中国创新药海外开展临床试验的动作源源不断。如恒瑞医药(600276.SH),2018年12月,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抗 PD-1抗体 SHR-1210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一线治疗肝细胞癌的国际多中心 Ⅲ期临床试验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沟通,该试验即将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同步开展。

但中国创新药真正要走出去,产品质量、创新能力依旧是摆在第一位要突破的。

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汪来透露,中国之前长期作为仿制药大国,做新药研发的历史并不长,也就是在这十年间起步的,这个过程中更多出现的是和国外创新药物差别不大的药物,有些甚至可能比跑在最前面的药还要差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创新药很少能有机会去证明药物的疗效和现有治疗相比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这也是为何很少有中国药企可以拿到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横亘在创新药企面前的,是海外临床研发不可小觑的成本投入。

中国现在做临床试验价格越来越贵,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但去海外做临床试验成本更高,考验公司的整体实力,需要投入的研发费用有可能是国内的两到三倍。海外项目一旦开展的话,内部需要有很好的协调能力,实际上整体沟通的成本并不低。与此同时,国外开展临床试验的时间不一定会比国内快。

现在开发出一个新药,基本上需要耗费15亿美元资金。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需要有足够的团队能够去支撑在国外做临床试验、需要跟FDA做沟通、要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打交道、要跟海外的医生们沟通,让他们认同试验方案,这些都是创新药企必须突破的关卡。

不少中国创新药企闯荡海外临床试验过程中,将首秀选择在了澳大利亚。这得益于当地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推动。

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TGA)对于临床前的要求采取的是备案制,即药企去申报,同时在动物上试验得还不错,虽然有些数据还未达到完整性,如还达不到美国FDA要求,但可以先启动项目。澳大利亚I期临床试验经验相对比较丰富,企业把在澳大利亚试验的人体数据,再呈现给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监管机构时,亦可以缩短申请时间、减轻申请难度等。此外,澳大利亚还有40%多的研发费用退还,可以减轻药企的研发负担。例如一些肿瘤免疫试验,动物试验的数据很难有很好的预测和借鉴意义。这种情况下,如能越早进入到人体试验,重要性就越大。

目前为止中国药企去国外申报IND比例并不少,但是真正意义上在国外开展比较晚期的临床试验的药企少之又少,基本上没有几家在国外做二三期的大型临床试验,这一点是业内的共识。

总的来说,中国创新药企加速走出去,仍是一场拼时间、拼粮草的长跑。

责编:彭海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