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本周缘何“雷报”频现?制度因素和商誉减值成主因(2)

2019-01-30 09:16:0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商誉减值成今年高风险区

除了制度性因素之外,今年上市公司业绩“雷报”频发的另一大原因就是商誉大幅减值的影响。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全部A股商誉规模约为1.45万亿元,其中创业板更是商誉高企的重灾区,创业板整体“商誉/净资产”比为19.24%,远高于主板的2.60%和中小板的11.22%。

由于近来市场上开始讨论有关商誉的会计处理方式变更,目前采取的每年测试后提取减值准备很可能会被每年摊销的方式取代,这使得部分上市公司开始提前采取对应措施,实施“财务大洗澡”。

一位投行人士表示,之所以近来很多上市公司因为商誉大幅减值出现巨额亏损,主要原因就是去年底有专家提出将商誉改成逐年摊销的方法。很多公司一年的盈利也就一亿元左右,然而账上商誉却有十几亿、几十亿,按照现在的方法,只要找一年大幅计提一下就行了,不至于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而退市的风险。如果变成逐年摊销,那么每年都变亏损,这等于直接宣告退市了。所以很多上市公司都趁着在新的会计方法没实行前抓紧把商誉洗掉,长痛不如短痛。

也有私募基金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这样一次性大幅计提商誉减值也不见得全是坏事,至少把投资者担心的商誉减值这颗雷提前引爆了,再加上目前股指处于底部区域,这反而会使得上市公司后续能够轻装前进,更有利于股价的后续表现。

如何应对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又该如何规避上述这些“雷区”呢?

国金证券策略组通过研究发现,7种迹象表明上市公司可能会发生商誉减值:1)被收购企业业绩和现金流恶化,特别是业绩承诺未实现;2)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发生明显不利变化;3)技术壁垒低或技术更新换代较快;4)核心团队发生不利变化;5)特许经营权、相关资质等发生变化;6)市场报酬率提升导致折现模型中的折现率上升;7)子公司面临来自海外的风险。

具体到创业板,其中三类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可能面临较大的商誉减值风险。1)明确在年报预告中披露了商誉减值风险或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的公司;2)截至2018年三季报商誉占净资产比值相对较高的公司;3)2017年业绩承诺未完成且已计提了商誉减值的公司,并且对该业绩承诺未完成子公司所对应的商誉减值计提比例较低。

而上述私募基金人士则表示,其实要规避这些“雷区”并不难,还没有按要求公布业绩预报的公司暂时不要碰就行了,只要过了这周,基本上上市公司2018年的年报如何都会大体有数了,到时候再根据市场情况和个股基本面进行投资就好了。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