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地方经济运行年报|湖北GDP总量超3.9万亿 现代服务业增速全国第一

2019-01-22 18:31:0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2018年,湖北省实现生产总值39366.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8%,快于全国1.2个百分点, 高于预期发展目标0.3个百分点。

22日下午,湖北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8年湖北经济运行情况。

“7.8%的增幅,虽然与上一年度持平,但与上年的7.8%意义完全不同。”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蔡受清说,该增速是在经济增速逐年放缓,深层次矛盾交错叠加的复杂背景下取得的,抑制了持续7年单边下滑的态势。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47.51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088.95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730.09亿元,增长9.9%。

现代服务业增速全国居首

过去的一年,湖北积极对接重大战略实施,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0%,增速与上年持平,增幅保持全国第6位。其中,工业投资增速加快,增长15.8%,比上年加快3.9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增长24.2%,高于投资平均增速13.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同样在加快,增长11.4%,比上年加快4.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升,增长13.0%,比上半年加快6.2个百分点,为全年最高。

新动能保持高歌猛进的势头,湖北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2%,快于全部规上工业6.1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8.8%、9.2%、10.3%。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主体亦快速成长,全省规上高新产业市场主体达到5206家,增长13.7%。高新技术企业3174家,占比60.97%;新增登记备案的高新产品1946项;新增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主体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8.5%。

现代服务业增速居全国首位。2018年1~11月,湖北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10.6亿元,增长2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拉动作用明显。1~11月,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54.72亿元、350.96亿元,分别增长44.0%、15.0%,是湖北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的主要增长点。

乡村消费力强劲增长

2018年,湖北全省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33.60亿元,增长10.9%。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2960.17亿元,增长11.6%,快于城镇0.8个百分点。

乡村市场消费力强劲,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加快有关。去年,湖北农村居民收入居全国第8位(北京市不参与排名),中部第1位。

蔡受清介绍,湖北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呈现除经营净收入外,其他三类收入齐头并进的特点。受农民工本地就业人数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速较快,农地承包与宅基地确权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脱贫攻坚等因素的有利影响,2018年湖北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887元、财产净收入186元、转移净收入3634元,分别增长11.3%、12.2%、10.4%,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2.2、7.7、1.0个百分点。

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则呈现出“两快两慢”的特点。蔡受清说,湖北城镇居民的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增长表现抢眼,而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幅低于上年。

得益于大中城市房屋租金上涨、居民理财与保险意识增强,养老金标准进一步上调、中央和地方各类民生转移支付力度加强,2018年湖北省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2954元,增长13.9%,增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人均转移净收入7707元,增长12.0%,增幅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但是,由于职工工资增速放缓,低端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和家庭经营盈利能力下滑等原因,2018年湖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8997元,增长6.0%,增幅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人均经营净收入4797元,增长6.6%,增幅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

新旧动能需加速转换

蔡受清表示,回顾湖北过去一年的经济运行态势,应清醒看到当前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新旧动能转换仍需加快,新兴产业势强力弱,部分重点行业支撑下降;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仍较困难;大项目偏少,消费需求动力不足;市州发展不协调,防控风险压力较大,多重问题矛盾相互交织等方面。

湖北省省长王晓东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9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8%。

今年,湖北将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湖北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经济结构。

责编:杨志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