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孙彬彬对第一财经表示,同业存单量价齐跌的主要原因在于近期流动性的相对宽松。“市场整体处于宽货币环境,伴随着跨节因素的削弱,同业存单的发行规模和发行利率同时出现下降,属于正常的回落。”他进一步称,未来,银行间流动性仍将保持合理充裕状态,资金利率将持续下行。“同业存单的票面利率或回到2.50%之下甚至更低。”
另外,一家城商行的资管人士告诉记者,为了应对年末流动性冲击,各大银行元旦前已经做了相关准备,吸收了部分资金,因此节后对资金的需求并不高,发行存单的迫切性不是很强烈。据悉,2018年12月末,伴随跨年资金需求的持续升温,1个月期同业存单利率不断上行,甚至出现与3个月期倒挂的现象,且利差逐步扩大。
从发行主体结构来看,兴业证券研报分析,与前一周相比,上周发行同业存单的商业银行中,股份行发行占比下降,其他银行发行占比上升。其中,城商行同业存单发行占比最高,为35%;其次是股份行,为34%;农商行发行占比最低,为13%。一般来讲,每逢岁末年初,中小银行短期资金压力较大,流动性需求更为旺盛。
不过,在西南证券银行组首席分析师郎达群看来,各大银行发行同业存单的意愿并不如以往。他向记者表示,银行发行同业存单须有相应的资产端去配置,但由于近两年资管新规的影响,同业资产仍存在压降的趋势。“目前,信贷端尤其是对公信贷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导致部分银行没有很大意愿去通过增发同业存单做资产配置。”
记者还注意到,2018年以来,尽管同业存单余额总体保持稳定,但发行结构出现变化。孙彬彬分析,2018年中,以股份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发行长期限同业存单,这主要是由于流动性监管要求。
近日,资金面跨年效应愈发明显,尤其是交易所市场,资金利率连续两日大幅上涨;与此同时,银行间资金利率出现“冰火两重天”,隔夜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低位运行,7天期及以上期限品种全线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