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防止野蛮生长带来监管被动:让金融归金融,科技归科技(2)

2018-12-12 09:28:33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双重回归已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一个明显现象,即金融归金融,科技归科技。

“各自应找到自己的定位,”上海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万建华认为,“金融本质是金融,科技可以主动推动金融变革,但是科技最终只能是手段、工具,本身不是金融。”

万建华称,金融科技公司应回归科技服务,“定位不是争金融业务而是如何做好金融科技服务。”

科技已经让金融业务、金融模式产生变革,与此同时,金融科技也出现了新变化、新现象、新趋势、新问题。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二者应如何分工?

“在互联网科技时代,账户的重要性和传统金融时代完全不一样,已成为所有金融活动的出发点、归属点。而基本功能账户是商业银行的优势。”万建华称。

他认为,银行回归主导金融科技趋势有几方面优势,账户优势是其中之一;此外,商业银行在支付渠道、资金成本方面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科技服务方面,由于很多金融科技公司是民营企业,本身具备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优势,而大型银行、中小金融机构为避免规模不经济,必然寻求科技外包服务。

促发展和防风险并重

技术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各类新技术在帮助解决传统金融服务短板和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数字鸿沟、算法黑箱、第三方依赖等方面的新挑战。

例如,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数据滥用、数据隐私、数据产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金融方面如果数据归属问题、产权问题不解决,可能往下走是很困难的。”万建华认为,数据资产的法规制定已经迫在眉睫。“下一步,数字经济、数字金融不把数据资产问题解决好,数字经济构建就没有根基、标准和规范。”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