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多位知识产权诉讼领域的律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临时禁令可能会迫使一方迅速和解,但这个案例最终可能对苹果实际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林蔚说,因为这次高通起诉的不是硬件专利,是软件专利,苹果新系统(IOS12)不侵权,只要保证销售的都是IOS12的,就可以继续卖了,高通在美国和德国的硬件专利案件的禁令都没有被支持,因为绕不过去的标准必要专利(SEP)很难被支持禁令。
集佳律师事务所李永波律师认为,一般通过复议推翻临时禁令的几率不高,但是也有过先例复议成功的,如果有证据证明,涉案专利稳定性没那么强,苹果能拿出强有力的现有技术证据,对高通专利稳定性产生影响的话,对复议就会影响。此外,看到报到说是涉及的是软件专利的侵权,苹果或许可以修改一下即可进行规避,但对之前的行为在落入专利权范围内的话也要承担责任。
与此案相反的是,今年9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行政法官托马斯·潘德(Thomas B. Pender)就苹果公司与高通公司之前的非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的337调查出具了初步决定。该法官虽然在初步决定中认为苹果产品侵权了高通公司的一项美国专利权(U.S.9,535,490),但少见地基于公共利益因素的考虑,建议ITC不就苹果产品签发禁令。
有意思的是,美国法院不给禁令的主要原因就是苹果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太高,如果用禁令会损害公共利益。
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小伟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说,一般来说,临时禁令有严格适用的条件,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法官需要结合各方因素去评判。“我个人认为,应该谨慎采用。”
全球官司会如何在中国终结?
苹果与高通的官司源于2017年初,此次是否会因为监管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整体性的逆转,还有待观察。
苹果在中国被高通狠狠地“咬”了一口,两家美国公司因专利垄断争议相持不下,在全球范围“大开杀戒”。而中国的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所做出的判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双方目前唯一取得阶段性进展的诉讼案
原标题: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知识产权保护受关注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日渐临近,会上将展出不少全球首发的新产品和新科技,如何让这些独一无二的创新成果得到更好保护?如今,距首届进口博览会开幕不足3个月
针对高通在中国申请的iPhone禁售令,苹果作出回应。 12月10日晚间,苹果公司在发给澎湃新闻的一份声明中称,“试图禁售我们的产品是高通公司的又一绝望举措,该公司的违法行为正受到世界各地监管者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