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央行发布11月金融数据,新增人民币贷款1.25万亿元,整体符合预期。社融增量1.52万亿元,虽略超预期,但增速下降的趋势仍未改变,且降至9.9%的历史地位;M2增速8%,继续处于低位,M1增速持续下降至1.5%,接近历史低点。
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分析称,整体而言,受11月电商消费刺激,居民信贷需求有所增长,新增信贷小幅增长。受益于货币宽松政策,收益率下行,市场信心恢复,企业债融资增长以及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项增幅较大,社融增量略超预期,但表外融资收缩态势不变,社融同比增速下行趋势不改。整体而言,宽信用效果稍有体现但未来融资环境的真正改善仍需要宽松货币的支持,因此,未来债券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
一、新增人民币贷款整体符合预期,中长期贷款增长仍有限。
央行数据显示,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同比多增约1300亿元。
明明认为,这主要受“双11”居民信贷需求上升,以及在政策指引下,银行对民企融资力度有所加强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短期贷款增加显著,中长期贷款增长仍有限,反应了企业融资主要为了应对短期的流动性需求,长期的融资需求仍较弱。
具体来看,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500亿元,同比多增1300亿元,环比多增553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2029亿元,同比少增196亿元,环比多增1256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341亿元,同比多增1956亿元,环比多增1277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7686亿元,同比少增767亿元,环比多增2527亿元。11月居民新增贷款6560亿元,同比多增355亿元,环比多增924亿元。企业新增贷款5764亿元,同比多增538亿元,环比多增4261亿元。
二、社融略超预期但增速继续降至历史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