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今年以来四次降准后,银行体系各主要期限资金利率平稳走低,DR007(银行间7天质押回购利率)中枢水平明显回落,总体徘徊在2.55%~2.75%,这也是为何央行一直强调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同时证明了近期连续暂停逆回购操作的合理性。眼下,降准预期较为强烈。“目前市场普遍预期明年1月或今年12月可能降准,虽然现在整体资金面比较宽松,但年底可能会出现局部紧张的情况。”某非银机构债券交易员对记者表示。
就降息而言,各界认为,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可能性很小,而明年下调政策利率(如公开市场操作OMO和MLF利率)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近期表示,央行降息(存贷款基准利率)可能不会提振经济,反而可能引发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资本外逃加剧、收入分配恶化等其他问题。此外,近年来,在利率市场化的推动下,基准存款利率作为央行关键政策利率的作用逐渐淡化。在央行货币政策框架的过渡阶段,基准贷款/存款利率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对此造成阻碍。陆挺认为,从极端角度出发,若央行确实希望在经济放缓幅度超出预期的情况下降息,准政策降息的可能性将远远高于基准利率下调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央行行长易纲近期在《中国金融》杂志刊文中提及,从未来的降息路径来看,我们认为通过政策利率,比如OMO、MLF利率下调,引导市场利率下降,并传导至LPR(贷款基础利率)利率,从而带动贷款利率下降,实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成为货币政策最好的选择。
10月26月,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有基础、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近期人民币汇率有所贬值是由市场力量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