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自11月30日(上周五)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上涨近2%,为其间涨幅第三大的新兴市场货币。12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收盘报6.8401,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涨484点,创9月21日来新高,较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下称“G20峰会”)前暴涨逾千点。
早前,离岸市场仍不乏押注做空人民币的仓位,但在G20峰会后,空头回补的现象明显。“近几日人民币没有走弱的空间,因此交易的方向只能指向升值,”德国商业银行高级亚洲经济师周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认为,未来人民币面临的风险基本平衡,“未来中国可能会扩大财政支出,经常账户顺差可能会进一步收窄,因此人民币继续大幅升值的空间也相对有限,但未来几个月并无需过度担心人民币‘破7’。”
某国有大行外汇交易员也对记者表示,近期企业结汇量有所回升,这从边际上也支撑人民币。而且近期央行暂停短期流动性投放,中美利差也出现了低位企稳的态势,为人民币汇率企稳提供了基础。
12月4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前委员樊纲在交大安泰举办的“经邦论道”讲座期间表示,今年人民币的贬值主要因为美元走强,而美元是国际货币,其变化也会导致其他货币变化(反之亦然),从而影响人民币。为此机构人士认为,未来仍需要关注英国脱欧的进展和欧元区经济的变化,英镑、欧元的持续走弱将导致美元被动走强。
10月26月,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有基础、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近期人民币汇率有所贬值是由市场力量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