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券商“走出去”25年:接轨国际市场难点在哪儿?

2018-11-30 09:17:0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境外设立、收购、参股经营机构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实施已有2个月时间,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将于12月14日举行“证券公司境外设立、收购、参股经营机构管理办法培训”,目的在于推动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走出去”,加强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对境外机构的管理。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此前中资券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收购、整合海外券商后存在中资色彩渐浓、国际色彩淡化的情况,进入国际市场后的表现并不突出。业内人士认为,券商走出去最重要的应该是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而如何吸纳国际性投行人才乃重中之重。

券商境外机构监管收紧

自1993年前后首家券商开始尝试走出去,其中标志性事件是上海万国证券收购王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截至2017年末我国有31家券商在境外设立或收购经营机构,券商在境外设立的子公司和孙公司已过百家。

海外业务对中资券商的作用越发重要。据不完全统计,6家港股上市中资券商2018年上半年实现境外业务收入共计35.66亿元。其中,海通证券上半年的境外业务收入在6家券商中拔得头筹达,营收20.7亿元,占总营收的19%,其次是国泰君安、光大证券、中国银河和中原证券,海外业务营收分别为9.45亿元、4.7亿元、1.84亿元、2655万元,对营业收入贡献度分别为8.3%、11%、4.2%和3.1%;东方证券今年上半年境外收入亏损1.27亿元。

香港原投行人士、现任协纵国际企业港有限公司CEO的黄立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前内地证券公司的境外分支机构多聚集在香港,历经多年发展已将不少外资券商挤出了香港资本市场。不过,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中资券商境外经营机构仍然问题频现。

“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将香港和内地市场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部分券商参与其中,在二级市场上的操作上出现违规行为,有的券商通过资本运作买入非金融性资本,有的则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洗钱’造成外汇流失;风控较差的券商在港子公司出现大幅亏损。”黄立冲说。

证监会发言人曾在今年9月末表示,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在境外设立、收购了经营机构,积极为境内企业跨境投融资活动提供了金融服务,提高了自身国际化经营水平与核心竞争力。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机构下设机构较多,层级较多,内部架构不清晰,管控不到位;二是部分机构将业务拓展至非金融业务领域,有的还返程境内设立子公司从事与母公司同质或相似的业务;三是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对境外机构管控不足,存在风险隐患。

这种背景下,证监会9月28日正式发布《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给予存量机构过渡期,要求相关机构于3年内完成整改。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机构,监管机构将依法采取监管措施。

距离新规发布到现在已有2月,接受采访的券商人士表示,目前对于境外业务的布局和整改还在缓慢推进中。华东某大型券商非银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际化业务的布局和整改需要各大券商对自身业务进行全盘考量。

黄立冲预计,未来监管层有可能对中资券商在港的经营机构进行摸底,加大对它们的监管。

龙头券商扩张,中小券商试水

当前境外业务布局走在前列的依旧是大型券商。今年年初,中国银河证券通过银河国际控股完成对CIMB Securities International Pte. Ltd(联昌证券国际私人有限公司,收购后更名为银河-联昌证券国际私人有限公司)50%股权的收购,其业务现已覆盖八个国家和地区。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等券商则在欧洲、美国等地新增境外办公室进行业务布局。

与大型券商相比,中小券商则处于试水阶段。第一财经记者向一家净资产超过160亿元的中型券商了解情况,该券商投行负责人表示,短期内他们并没有向海外拓展业务的打算。

在市场人士看来,中小券商有潜力涉足境外业务,但受限于缺乏国际性人才。

黄立冲表示,“在内地券商之间的竞争靠规模和实力,以IPO为例,该业务受政策影响大,投行业务时亏时赚,证券公司要有一定的规模和本金能承受这种过山车式的‘行情’。与之相比,境外券商行业的竞争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它们比拼的并非规模,而是经验、能力、知识和技巧。如香港市场诸多本土券商规模和资金实力并不雄厚,但它们对市场能够精准把握,反而实现‘弯道超车’。反观内地中小券商,即使赴港设置了机构也仅处于试水阶段,对境外业务的投入不足以吸引到高质量国际性人才帮其管理。海外人才更关注应聘的公司能否表明其业务的目标、发展策略、投入的资源,并以此判断他们是否满足职位的要求,但是部分中资券商高管对境外市场了解并不深刻。 ”

回顾中资券商在境外的业务布局,博大金融控股非执行主席温天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设立、参股、收购经营机构,中资券商在境外均有不同的案例存在,这在市场上被视为可接纳的模式,然而中资券商通过香港进驻国际市场后并没有突出表现。

海通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吴一萍和周洪荣则透露,从国际业务收入的绝对规模来看,国际一流投行的国际业务收入是我国证券公司的10倍至20倍,甚至更高水平。从相对占比情况来看,国际一流投行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大都在30%至40%的水平,而我国证券公司的占比还是处于个位数水平,最好的也就在20%左右。

有券商非银分析师认为,未来随着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中资券商建立国际网络、与国际资金和国际市场接轨尤为重要。

温天纳表示,近几年部分内地券商收购了以香港为基地的境外经营机构,双方在资金、管理层、技术上经历不同程度的磨合,在此之后中资色彩渐浓、国际色彩淡化,未来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国际竞争力。黄立冲则认为,证券公司业务复杂,国际业务更多的需要靠国际性人才。此前券商多利用境内人才,海外业务进展缓慢,甚至出现业务萎缩、风控失控的难题。

责编:黄向东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