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除了越光米,神明公司还在今年9月向中国出口约25吨包含兵库县产的大米。
据日媒报道,神明公司社长藤尾益雄在7月底的公司庆典上表示,想在中国普及高品质的日本米。
在日本“有价无市”
近些年来,日本大米,尤其是高端品牌大米时常面临着在日本“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
日本农业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食品种类日渐丰富多样与年轻群体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日本人的大米消耗量不断降低。统计显示,1961年日本人均年消耗大米118.3公斤,2017年这一数字下降为54.4公斤。同时,日本农林水产省今年8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度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为38%,为历史第二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支撑日本自给率的大米消费减少。所谓粮食自给率即当年粮食产量占当年粮食消费量的比重。
日本国内大米消耗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从事大米种植的农业工作者的人数与收入也随之下降。日本农林水产省日前发布的一项统计显示:2010年日本的务农人口为260万人,平均年龄65.8岁,而2018年务农人口则下降至181万人,平均年龄则提升至66.7岁。
此外,日本整体人口的减少也是大米消耗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人口预测显示,日本人口在2017年减少了40.3万,创1899年建立统计制度以来的最低值。按照这一趋势,到2065年总人口将从1.265亿降至8800万,到2115年仅剩下5100万。
一边是不断萎缩的日本国内市场,另一边却是日本大米节节攀升的产量。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显示,2017年日本产大米出口量约为12000吨,首次突破1万吨大关。因此,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为这些大米寻找出路,对于日本政府来说,重要性不亚于消费税上调。
近年来,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承担着为日本大米找寻出路的重任。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所长小栗道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为进一步带动日本农林水产业的发展,去年日本农林水产业的出口额达8000亿日元。他表示:“安倍政府计划,明年这一数字要到1万亿日元。这个目前是2020年,如今安倍政府希望能提前完成。”
“共享单车对我们的冲击很大,我们(中国大陆)65%的销售额都不见了。”上周在溢达集团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十如对话”中,自行车巨头捷安特生产商台湾巨大集团董事长杜绣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