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下称PPP条例)正加速出台,有望年底前公布。
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PPP融资论坛上,财政部条法司副司长周劲松表示,现在PPP立法大家非常关心,目前按照既定工作思路计划,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力争在年底前出台。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立法,争取完成任务。PPP立法对PPP改革将起到促进作用。
PPP条例是目前十多万亿投资的PPP领域层级最高的法律法规,它对于PPP规范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备受业内关注。
在上述论坛期间,多位民营PPP公司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希望PPP条例能够尽快出台,从而让企业明确知道PPP规则,减少不确定性。多位地方财政人士也期待PPP条例能够尽快出台,这也有利于指导他们的工作。
今年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在坚决纠正一些地方政府不守信用承诺、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的举措中,明确了2018年底前制定出台PPP条例,由司法部、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负责。
其实早在201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PPP条例意见稿”)公布于众征求各界意见。有别于此前各部委出台的PPP规范文件,这是我国目前法律层级最高的PPP条例,总共7章6000余字,意在规范PPP发展和解决当前一些问题。
PPP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条称,为了规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资本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不少PPP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PPP条例的目的就是规范发展PPP模式,充分发挥立法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把明确导向、稳定预期,规范行为、防控风险作为立法的重心,确保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积极稳妥推进,持续健康发展。
此次PPP条例征求意见稿不少内容备受关注,包括保障PPP合同履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到PPP项目中,遏制PPP变相举债等。
比如,PPP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国家保障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资本方依法平等参与PPP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排斥或者限制非公有制社会资本方依法参与合作项目。
一位民企PPP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PPP立法中,民企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支持举措,只需要保证民企能够公平公正公开地参与到项目竞争中就行,能够保证政府按照合同履约。只要PPP法律法规明确了相关规则,民企就可以放心去做。
PPP专家、大岳咨询董事长金永祥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其实此前部门规章也强调保障民营资本合法权益,但这次法律层级更高的PPP条例再次强调这些内容,地方不遵循条例就是违法,这将促进民营资本更多地参与到PPP项目。
财政部PPP中心焦小平表示,根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统计,截至2018年10月末,近五年来,全国已有4302个项目签约落地,带动投资约6.6万亿元,涵盖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19个领域。
截至今年10月底,7029家参与PPP项目的社会资本中,民营、港澳台和外资企业数占比达48%。市场开放早、回报机制明确的污水、垃圾处理领域,民营、港澳台和外资企业参与的项目投资额占比达82%。
责编:刘展超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原标题:财政部酝酿多个PPP文件 规范发展意见即将出台 11月22日,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透露,财政部配合司法部将加快出台PPP条例,统一顶层设计加快统一市场建设
中央大力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市场上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未来支出责任是否属于政府隐性债务一度有争议,而这对PPP模式发展至关重要
在遏制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大背景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未来支出责任是否属于政府债务时有争议,而最新的《政府会计准则第8号——负债》(下称《负债准则》)则给这一争议划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