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缩衣减产”度寒冬,私募静待明年估值修复行情(2)

2018-11-13 09:18:1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东方证券总裁助理、财富管理业务总部总经理徐海宁也强调,伴随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成熟,投资者机构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成长空间仍然巨大。作为主办方之一,她还表示,举办“东方证券杯”私募创业营活动的初衷是为了挖掘理念成熟、业绩突出的私募管理人。通过产品代销、种子基金投资等形式,东方证券还与多家私募管理人进行了业务合作;不仅丰富了公司财富管理的金融产品线,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策略与产品选择。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私募机构而言也是机会与挑战并存。

竞争激烈、分化明显、淘汰加速,是任何一家私募都难以回避的趋势。杨玲介绍,由于进入门槛低,私募行业目前已是充分竞争。从数据来看,今年私募产品发行增速放缓,资金在向龙头私募集中,行业内部分化也日益明显。而从去年开始,外资私募进军中国,目前已有至少15家重量级全球私募机构在中国完成备案。这些全资控股、投资策略成熟的外资机构,强化着行业竞争格局。

“投资者开始追求业绩的长期稳定性,对年度冠军往往持观望态度。”杨玲称,此前几年,只有短期业绩突出的私募才能在市场立足,成立半年的私募都有可能因业绩突出而成为行业翘楚。但当前,竞争激烈、头部效应明显,至少要拥有三年持续稳定业绩的私募才能脱颖而出。而当前的监管和市场环境,无疑有利于优质私募的发展。私募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在追求业绩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合规,包括在公司治理、业务流程等各个层面搭建合规风控体系。

权益类资产预期回暖

尽管还存在不确定性,但多位机构人士对权益类资产的明年表现较为乐观。逐步回暖的预期,也在不断提升着陷于困扰之中的行业信心。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