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华传统文化产业化潜力巨大

2018-11-07 09:03:5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近20年来,中国社会中华传统文化复兴苗头萌发至今,阵容已经不容忽视。从汉服运动异军突起不断壮大横跨海内外,到国学书籍、国学班走红各地,再到日前在珠海倾听的唐乐复原,都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了这一趋势。而且,中华传统文化的这种复兴势头已经从最初的民间自发行为开始登堂入室。

中华传统文化复兴趋势有着深厚的基础,这首先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博大精深,并且具有不断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经过1949年以来的改造,弃其糟粕,保其精华,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备了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能力;不会如同某些地方的传统文化那样阻碍社会发展,而是能够给社会发展提供助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比其他一些区域的情况,东亚各国亿万人民的实践证实,起源于中国的东亚文化传统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中华传统文化产业化潜力巨大

其次,因为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上升大大增强了国民的自信,这在新一代青年身上体现得格外明显,中央提出“文化自信”很有社会基础。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民的物质消费水平已经相当高,文化消费需求随之快速增长。现在,文化、旅游已经是中国一大产业,每年市场规模数以万亿元计。

在旅游业方面,2000~2017年间,国内旅游人次从7.44亿上升至50亿,旅游总花费从3175.5亿元上升至45660.7亿元,人均花费从426.6元上升至913元。

2016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0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4%,比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而近年方兴未艾的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尚未纳入《中国统计年鉴》。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