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科技瞭望者西湖大学立下豪言:十五年从零到一流(3)

2018-10-23 08:06:0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西湖大学作为一所研究型的大学,不会以就业为导向。”施一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表示创办西湖大学的初衷就是希望推崇“学不以致用”。这引起了社会激烈的讨论:到底应不应该鼓励大学生创业?

“清华大学70%至80%的高考状元都去了经管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也告诉我,想去金融公司。大学根本的导向出了问题,我们不该用就业指标来考核大学。”施一公说道。

施一公认为,中国在过分强调科技成果转化的时候,对基础科研的重视却不够。他曾指出:“基础研究的能力太差,用什么来转化?当一个教授有了成果,那么再基础的发明,只要有应用的前景和转化的可能性,自然会有跨国公司蜂拥找上门来。”

他还表示,西湖大学将建设鼓励创新的学术评价体系。无论是学术论文的数量和引用率,还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都不会成为西湖大学学术评价的主要指标。在西湖大学,对一位科学家的学术评价主要看其研究是否剑指相关领域的最前沿以及实质性进展。

“希望我们的科研人员有足够的耐心,愿意用五年、十年去孕育一个对人类社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而不是花一两年去发一系列文章。”施一公表示。

在谈到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时,英国利兹大学副校长余海岁表示,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不可或缺。他说道:“高校、研究所与企业之间可以探索一种适合国情的、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建立科技创新的平台,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这样才能有利于科技成果好、快、多、省地转化为产品。”

而莱顿则表示,华盛顿大学的McDonnell国际学者学院计划开发了与全球顶尖研究型大学合作的基础设施,目前已有34所合作大学,研究合作涉及能源、环境,以及清洁水源和营养食品等。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