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南北稻香村与其互掐,不如由市场判胜负(2)

2018-10-17 09:33:0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这也是双方矛盾的一个焦点,苏稻指北稻出身造假,指郭玉生的店早在1926年因经营不善而关张,而传承人刘振英是“稻香春”的学徒,而非“稻香村”。但北稻方面并未回应这一质疑。

从市场布局上看,北稻更专注于区域市场;苏稻则忙着全国化布局。在生产中心布局上就可见一斑,北稻在北京有一家工厂,而苏稻在全国有9家。原本双方各自发展、平安无事,苏州稻香村还曾两次向北京稻香村进行商标授权,授权费为3%。

业内认为,随着北稻生意做大,不愿在品牌上再受制于苏稻,转而2010年注册北稻品牌,独立断绝后患;另一方面,北京市场巨大的空间让苏稻眼馋,近年来,随着苏稻北上进军京津市场,狭路相逢之后,两者之间的摩擦不断加剧。尤其是2015年以来,双方在电商渠道不断加大投入,双方品牌在电商平台上直面交锋,最终导致矛盾激化。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7年,苏稻和北稻之间就有15起诉讼之多。

从历史渊源上看,苏州稻香村在历史上具有正统性,但从市场角度上来说,北京稻香村在拓展北方市场上同样功不可没,并不能简单地说是谁山寨谁。

在笔者看来,两家企业的产品大多以传统糕点为主,产品结构类似,并形成了各自的根据地市场,如果非要马上分出个真伪雌雄并不容易,反而可能起到反作用,引发消费者困惑和反感。就如同王老吉和加多宝、中泰两国红牛之争,大多结果是市场双双受损,第三方得益。目前南北稻香村营业额相加尚不足百亿,其所覆盖市场区域广度和深度都相对有限,国内市场尚有大量市场空间有待拓展,相煎何太急。

而另一方面,近年来,当下烘焙行业竞争激烈,西式烘焙大量涌入,中国传统糕点行业受到冲击。与此同时,消费者的需求多元化、健康化趋势明显,对于传统老字号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是仅仅依靠品牌,或者简单的划区而治就可以坐拥市场。总之,当下的苏北两稻双方还在司法上空耗精力和实力,倒不如在市场上见真章。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