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监管模式与业务边界明晰,区域性股权市场回归股权融资主业

2018-09-07 09:27:31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8月最后两天,证监会组织召开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座谈会。这是由证监会牵头召开的,区域性股权市场首次全国性会议。同期,中国证券业协会宣布成立区域性股权市场委员会,这标志着区域性股权市场行业自律组织正式运行。

把曾经“各自为战”的各地股交中心全部聚在一起,监管层更多强调的,还是规范发展的问题。据与会人士透露,监管层在会上介绍地方股交目前还有300亿元存量私募债待清理。但目前,无论是监管机制和模式,还是业务范围与边界,都已非常明确;区域性股权市场就是要做好中小微企业的股权融资业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股权融资虽是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本源,但也并非易事。尤其是在经历了过去的野蛮生长之后,如何从发行私募债、理财产品等赚快钱、赚容易钱的过往模式中转变,去搭建股权融资与交易的整个系统平台,区域股权市场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无规范难谈发展

在经历一系列新政出台,和力度空前的清理整顿工作之后,区域性股权市场召开了两个全国性会议。会上的亮点,即三个重要监管信号:明确区域股权市场的定位,强调了地方证监局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协同监管机制,同时划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业务边界。

据与会人士透露,区域性股权市场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塔基”功能,被监管层人士多次提及和强调。这在业内看来,是监管对清理整顿后,加大推动区域股权市场发展的一种立场和表态。而证监会官方网站也显示,在规范发展座谈会上,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被强调的,还有区域股权市场的监管模式。这背后,也是该市场监管体系从框架规定落地到一线操作的过程。

在2017年证监会发布的《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中,曾规定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与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建立监管合作及信息共享机制。而第一财经此前曾报道,从今年开始,地方金融办及地方证监局已对各辖区内股交中心进行信息报送监管。

证监会发布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信息报送指引(试行)》于今年7月1日生效实施。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证监会已正式启用信息报送系统,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信息报送汇总至证监会;地方证监局和地方金融办共享系统数据,并各司其职对市场情况进行监管。

阎庆民还对这种协同监管下的分工,做了更具体的解读。他在会上强调,要切实防范化解区域性股权市场风险。证监局要支持地方做好监管工作,严格落实好各项政策要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切实扛起日常监管主体责任,组织开展现场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承担风险处置责任。“证监局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对问题和风险增强敏感性,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预警,加强信息沟通交流,着力提升监管效能,及时防范化解风险。”

业务范围和边界,也再一次予以明确。阎庆民表示,区域性股权市场要着力做精股权融资业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发挥普惠金融功能,提升挂牌公司质量,搞好市场基础建设,并发展合格投资者。

“以前市场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业务范围模糊,各地监管尺度也不一,这并不利于整个市场的声誉和良性运转。这次会上明确了区域股权市场的定位,并且提出了发展的战略,尤其是强调市场要回归股权融资的主业;监管层的这些表态都显示了对市场发展的重视,并且划定了非常清楚的发展方向。”上述参会人士称。

股权融资既是出路也是痛点

成绩与问题,依然共存于区域性股权市场。路的方向明确,并不意味着市场就此将一路坦途。

在会上,监管层对于市场目前存在的风险也予以强调。有监管人士就提出,目前区域股权市场的突出问题在于股权融资占比过低,市场功能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市场还有300亿元存量私募债待清理,并陆续少量发生违约事件;产品公募以及变相公开募集等问题也需要警惕。此外,区域股权市场的私募可转债产品,也存在转债门槛过高等问题。

但比起这些存量产品和业务的清理,如何转变过往的经营和发展理念才是更大的问题。

以股权融资为例,在业内人士看来,以往区域性股权市场在该项业务上普遍发展较慢,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缺乏投资者,也没有流动性,而投资者与流动性之间又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对投资者利益保护不到位、缺乏专业团队推动,也进一步加剧了股权融资难。投资者利益保护不到位,主要体现在设定的资产准入门槛较低、挂牌融资审核尺度较松、信披要求不高、市场监管不到位等方面,因此需要专业团队来进行专业化运作,推动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需求庞大的债券融资业务也成为许多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主要盈利点,但债券业务一旦做大,市场积累的风险也相应较高。同时,区域性股权市场也要考虑自身的生存,并尽可能发挥作用;因此,开展外围及周边性工作成为多数区域性股权市场过往的主业。监管层人士在会上也提出,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区域股权市场股权融资真正发展起来。

是否把股权融资作为核心主业、能够真正立足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从表面看是业务规划的问题,深层次来看也透露着各地市场对盈利模式的分歧,更是股交中心自身利益诉求和市场定位的博弈。

“股权融资未来的空间很大,区域股权市场大有可为。目前,中小微企业的证券化率依然很低,融资潜在需求很大;股权融资也是民营资本进入中小微企业的有效途径,以赚取企业的成长溢价,通过资本市场或并购重组来实现退出。”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陈妍称。

但其同时强调,想要真正做好股权融资,必须要严把挂牌企业的入口关,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对融资行为也要做好审核把关,并且要保证企业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此外,对于市场的挂牌企业、中介机构、合格投资者也要做到有效管理。“这些措施是在保障这个市场的良性健康运行,让股权融资和股票交易真正有效运转起来;而未来,包括与其他市场开展对接机制、让更多要素参与市场建设等,也都将以此为基础。”

责编:黄向东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