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人士还认为,目前的一些政策对中超联赛的商业价值是有所影响的,主要在两方面。

从最近的赛季看,中超联赛的制作水准值得肯定
一方面,2017年6月,中国足协下发的关于征求《2017年夏季注册转会期收取引援调节费用相关规定》通知要求,对亏损状态的俱乐部征收引援调节费,如果引入的外援不超过4500万人民币/人次,内援不超过2000万人民币/人次,则将调节费全额返还,但只能用于俱乐部青训;一旦超过这个引援标准,调节费则不会返还。这一“新政”,从2017年夏季转会期就开始实行。
另一个是同期下发的《U23球员参加2018年中超、中甲联赛相关规定》通知,按规定,2018赛季中超、中甲俱乐部每场U23(23岁以下)球员首发人数不得少于首发外援人数,在一场比赛里,每队U23球员实际累计上场人次不得少于外援实际累计上场人次,而外援累计上场每场不得超过3人次。
“这些政策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提高发展中国自己的足球,特别是国家队的水平,为的是提高自身球队与队员的水平。”白强表示。
上述人士表示,新政是将目前中国足球的一些泡沫挤出,这是不可否认的,但还是打乱了俱乐部整体的战略规划,比如在引进外援方面。
也有评论认为,从职业联赛本身的角度而言,竞技性、观赏性、商业性等元素,都是职业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而外援对中超联赛的价值影响有多大,目前并没有研究数据支撑,这也是第三方行业研究者难以辨析的部分。不过,无论是从提升俱乐部影响力还是增强球队实力方面,外援都有着一定的作用。
且更为重要的是,明星外援更是海外版权平台比较看重的价值所在。“各大职业联赛的版权销售都一样,明星球员效应很重要。如果说未来中超联赛海外销售会有什么不确定性,可能就是球员的水平与影响力了。”赵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