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全国工商联最新公布的《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下称报告)称,由于部分行业和领域准入门槛高,投资收益预期不明显,2017年民企500强在PPP项目投资时仍有较多顾虑,投资行为也更加趋于理性。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荣在29日举行的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上表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民企500强企业投资PPP项目有所放缓。
全国工商联的调研数据显示,参与PPP项目的企业数量由上一年的124家下降至111家,减少13家;打算参与PPP项目的企业达到185家,较上一年增长20家;不打算参与的企业则达到113家,较上年增长15家。
这次调研发现,“部分行业和领域准入门槛高”、“融资难融资贵”、“投资收益预期不明朗”是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所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
报告称,民营企业500强参与PPP最集中的两个领域是市政设施和健康养老,其中,参与市政设施的企业数由上年的52家减少到45家;参与健康养老的企业数由上年的21家增加到32家。此外,城镇综合开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科技等其他民生项目有大幅增加。
由于PPP社会参与主体广发,各领域投资、建设、经营、移交、运营服务等环节本身专业性比较强,民营500强企业参与PPP项目时仍有较多的顾虑。
报告认为,通过更加具体的法律法规、政策保障措施,确保民营企业获得合理回报,依法维护民营资本权益不受损害是吸引民企参与PPP项目的关键。
签约仪式现场 7月6日,绿地控股(600606.SH)与贵州省遵义市签署战略合作及重点项目合作协议,拟投资500亿元在文旅康养、科创新城、高铁新城等广泛领域落地综合产业投资,这是绿地精准扶贫项目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