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近年来,通过手机短信、网络广告以及街头散发小广告的手段,一些打着十几万元就可独自拥有“生态农庄”、“农家院”、“私家菜园”的推销信息,曾让不少城里人心动。
但要小心,这些房子可能都是违法建设,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建设在农业用地上,也被俗称为“大棚房”,它正迎来一场长时间的专项整治。
京津冀违法“大棚房”项目2799个
21日,自然资源部召开设施农业用地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办公室负责同志马素兰表示,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自然资源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以对京津冀地区农业大棚改建私家庄园(俗称“大棚房”)问题开展了联合督察,并部署开展了全国性初步排查。
所谓“大棚房”,是指利用大棚结构将农业生产用地改造成居住生活用地,违反土地管理、城乡规划法律,属于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对耕地及基本农田造成严重破坏。
马素兰表示,通过对京津冀三地初步排查,发现违法建设“大棚房”项目2799个,棚数3.6675万个,涉及土地面积9869亩,集中分布在京津的郊区县和河北省涿州、大厂、广阳、安次、宣化等环京市县。购买者70%以上是城市居民,京津冀“大棚房”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一是在农业园区或耕地上直接违法违规建设“私家庄园”;二是在农业大棚内违法违规建房;三是违规改扩建大棚看护房。
两部联合派出多个督察组开展多轮督促查处、情况摸查等工作,京津冀三地党委、政府积极组织推动,查处了一批“大棚房”违法用地案件,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三省(市)已拆除或整改大棚房项目1854个、棚数3.01万个,涉及土地面积2697亩。
“大棚房”并非仅仅出现在京津冀地区。
江南某地,以水乡、小桥流水著称的一个旅游,乌黑发亮的河水正在亭台楼榭间流淌。伴随着船橹的翻动,空气中也散发出腥臭刺鼻的味道。 像这样的黑臭水体,在一些地方并不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