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用实力说话:四川7城竞争省级经济副中心

2018-08-13 16:29:50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彭清华履新四川之后随即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在此之后形成基本共识:在各经济区和城市群中,可以依据其地理区位、产业基础、资源要素、发展潜力等条件,明确2至3个能起牵引带动作用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并支持和鼓励这些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副中心。

鼓励竞相发展

基于此,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了“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和打造全省经济副中心就发展战略。此次会议结束后,四川地市近日陆续召开市委全会,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成为新的战略目标。

比如,南充市委六届八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泸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打造四川南向东向开放重要门户、内陆开放高地,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按照国家颁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结合近年来发展情况,明确了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等7个区域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经济总量目前在全省都是排在前列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不过,彭清华在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表示,关于全省经济副中心的问题,各地摩拳擦掌,积极性很高,这是好事。但谁能担此重任,要靠实力说话。

丁任重表示,政界和学界都没有明确谁将是经济副中心,鼓励竞相发展的局面。从现在来看,各地经济总量相差不大,未来3-5年,也说不定是谁冲上来了。省委划定了一个标准,就是3000-5000亿元,达到这个标准就是经济副中心。

在这7个城市中,宜宾和泸州地处川南经济区,该经济区被认为最可能率先成为四川省第二经济增长极。目前,随着川南城际铁路建设,正在推进一体化发展,规划建成四川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