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最近,被誉为“医械华为”的迈瑞医疗成功过会,成为私有化后即将在A股上市的新经济公司。至此,A股已经相继有药明康德、工业富联、宁德时代等新经济公司登陆。
而港股更是掀起了新经济公司上市潮。但上市前被各路资本热炒的小米、拼多多相继跌破发行价。而无营收和利润的歌礼制药更是破发近30%。之前,在港股上市的平安好医生、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易鑫集团、雷蛇等新经济公司,也在短短几个月内比上市初期高点出现大幅下跌,部分甚至跌破发行价。而A股上市的新经济公司们日子也不好过,工业富联、药明康德离最高价都已近乎腰斩。
这种情形与发行时火爆的认购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引起了投资者对新经济公司高估值泡沫的担忧。那么,新经济公司上市到底应该如何估值定价呢?
笔者认为,为新经济公司估值时要注意:一是新经济公司估值定价的复杂性。这是由新经济公司的高投入和高收益、高风险决定的。二是新经济公司估值定价具有阶段性,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估值定价参考指标不同。三是新经济公司估值定价是一个博弈过程,需要市场主体各方归位尽责。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企业估值方法无非是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和期权法。收益法的原理是通过企业未来可预测的每年预期收益,进行收益还原以及折现处理,比较适合尚未盈利但未来具备盈利能力的互联网公司。
同时,评估新经济标的公司的估值,还要看这家公司是否处于稳定增长期,是否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对新经济科技企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可能采取最合适的估值法。对于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全条线发展的企业,需要对电商平台、云计算等不同业务采取不同的估值法,再最终进行加总。PE估值法仍是海外IT公司的主要估值方法,不过这仅仅针对一些成熟企业,这些企业的业务已进入稳定阶段,未来成长性更多体现在业绩增速上。谷歌、苹果、甲骨文、腾讯、网易、新浪等多数主流科技巨头均采用PE估值法。
对新经济公司的估值,还要观察行业景气度,预防陷入景气度陷阱。企业往往会选择在行业高景气周期进行IPO,当行业IPO达到峰值时,意味着行业指数及估值已达高点,随后很有可能到来的便是二者的回调,行业景气水平下行。以新能源行业为例,政府扶持政策与补贴标准的变化,使不少新能源公司业绩随着行业景气度大起大落。如果企业选在业绩最高点进行IPO,很容易询得高价和高市值。但这种企业上市以后,极容易在政策变化后出现业绩大幅变脸,投资者容易遭到戴维斯双杀。
在新经济公司估值定价中,机构投资者具有关键作用。一是机构应发挥研究优势,为新股合理定价,保持专业机构应有的独立、客观、理性、审慎。二是作为询价对象,要切实对新经济公司进行深入研究,而不是像目前的IPO询价一样,只是以公式倒推新股发行价。三是对IPO发行方起到制约、约束作用,防止拟上市的新经济公司要价过高,损害投资者利益。应该说,逐利是资本的本性,有些新经济公司的业务、商业模式本身也不清晰,极容易浑水摸鱼、瞎忽悠而漫天要价。在这方面,机构作为主要的询价对象,应切实代表投资者约束发行人的高估值冲动。(作者系资深市场观察人士)
编辑:黄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