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养老金“压舱”,外资跑步入场:A股机构资金定价权增强

2018-08-01 09:11:0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外资私募贝莱德首只A股私募产品甫一亮相,便引来国内资产管理机构的格外关注。参考海外资本市场发展经验,机构投资者(含外资)占比上升后,股市波动率会明显下降——在波动率较大的A股市场,外资机构的逐渐进入有望改善这一情况。

同时随着养老金入市节奏加快,A股市场的稳定性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海外经验也显示,养老金的逐渐入市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完善,成为资本市场的“压舱石”,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反过来长线资金也将进一步强化A股的机构化趋势。

“所以我们认为,机构资金定价权在增强,而且机构资金进入市场后,会对市场上稀缺的绩优上市公司给出更合理的价格。”融通通乾研究精选基金经理张延闽表示。

Wind统计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3325家A股上市公司中出现了机构的身影,主要包括公募基金、私募、银行理财、险资、社保基金、境外基金、融资基金以及分红资金等。

根据海通证券荀玉根统计,2018年机构投资者和养老资金等预计将给市场带来约5100亿元的增量资金;外资也有望给A股带来约3000亿元的增量资金。他预计融资余额将增加900亿元,IPO、产业资本减持等因素的资金流出合计约5700亿元,2018年全年资金净流入在3300亿元左右。

机构占比逐年提升

在A股投资通常又被称为“炒股”,因为A股最大的特征之一是散户占比高,过去多年散户交易额占比一直高达80%,在以散户为主要交易者的市场中,炒作氛围浓厚,机构话语权较低。

经过多年的发展,A股正在向海外成熟市场靠近。张延闽在回顾2016年和2017年的行情后便发现,A股市场新增的都是机构资金,中小投资者逐步退出市场。

统计显示,剔除一般法人,散户持有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从2014年6月的64.2%下降到2017年9月的60.8%,其他机构投资者合计占比同期从35.8%上升到39.2%。散户占比下降,机构占比上升的长期趋势较为明显。

机构持股比例合计
时间 2014年一季度末 2015年一季度末 2016年一季度末 2017年一季度末 2018年一季度末
机构持股比例 38.2% 39.5% 44.7% 47.9% 51.9%

和聚投资首席策略师黄弢表示,稳定市场方面,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体现得越来越明显。由于机构资金基本是以价值投资作为主线,愿意以相对中长期投资理念进行投资,因此这种投资理念会更大程度影响市场,使得换手和波动与过往相比都有所下降。

1990年代中国台湾股市中外资、机构占比很低,股市大幅波动,台湾加权指数每年平均振幅约57%,指数整体PE(TTM)水平也在15~40倍之间大幅波动。而在2003年台湾外资及机构投资者的市场成交额占比均超过10%之后,台湾加权指数年均振幅降至30%,指数整体PE维持在10~20倍之间窄幅波动。

众所周知,美国资本市场培育了如谷歌、微软、苹果、亚马逊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源于其完善的制度设计,以及成熟的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结构。

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称,从A股过去的发展来看,社保基金等占比较低,最近几年来机构资金规模不断壮大,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国内的养老金、保险资金以及公私募等机构资金占比在逐渐增加。

第一财经拿到的深圳一家公募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A股的增量资金中公募增量是942亿元,私募是242亿元,银行理财是390亿元,保险资金是1295亿元,社保基金是240亿元,境外资金及融资净买入分别是1957亿和975亿元——合计增加资金供给2317亿元。

在流动性紧平衡的市场中,机构持仓比例与资金流向很好地表观诠释了板块与个股的涨跌:2017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持仓的家电板块仓位排在第四,上半年涨幅排行中,家电以31%位居A股之首。

构建发达和成熟的资本市场,需要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更需要类似美国401(K)养老金计划的制度设计引导居民大类资产配置从楼市向证券市场转移,推动稳定的长线资金入市。

资本市场的“压舱石”

业内普遍认为,社保及养老金是资本市场“压舱石”的最典型代表。

过去20年来,中国基金业协会统计的公募基金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16.18%,相对于基准创造将近1倍的超额收益。但同样也是基金行业“20年之痛”:没有多少人拿到16.18%的收益。

有基金公司人士作出以下测算,如果用1万元开始投资,假设视角是30年的话,投三年的定期存款,30年是2万多元;如果用全国社保过去十几年的平均收益来测算,就变成11万元;如果用公募基金过去20年的收益来测算的话,就变成将近90万元。

“这就是要坚持长期投资,而且坚持在权益类产品长期投资的核心原因。”他说。

Wind统计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533家上市公司中,出现了社保基金的身影。其中在浙江交科(002061.SZ)、开润股份(300577.SZ)、新纶科技(002341.SZ)中社保基金持股比例都超过17%,在浙江交科的比例超过了26%。

截至一季度末社保基金持仓
证券代码 公司名称 持股数量(万股)
601288 农业银行 979705.9
601328

交通银行

187751.3
601899 紫金矿业 54250.6
601016 节能风电 53113.6
600795 国电电力 52442.3

今年二季度以来,养老金入市步伐明显加快。截至6月底,地方基本养老金委托投资的资金已有3716.5亿元到账并开始投资。理论上,目前基本养老金买入股票的资金规模可以达到1100亿元。

与一季度相比,资金到账速度加快,一季度新增到账资金335亿元,二季度新增到账资金650亿元。

同时,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职业年金巨大的发展空间正在展现。职业年金会覆盖超过3000万的机关事业单位和超过700万的行政单位人员,未来三年内职业年金的发展规模有可能会改善企业年金的发展规模。每年交费在1500亿到2000亿元之间,预计五年以后,会超过1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业内人士称,在未来五年之内,中国的养老金事业将迎来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总体的资金规模将会超过10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养老政策落地也会给市场带来超过1万亿元的规模。

随着资本市场持续开放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内个税递延型商业保险的试点,星石投资相信资本市场有望迎来类似美国401K计划的制度红利,更多的长期资金通过资本市场参与分享中国新经济和好企业的发展红利,价值成长股将最为受益。

事实上,第一财经也了解到,国内一些公募基金公司近日发行了封闭式产品,亦是希望投资者能追求基金资产的中长期稳健增值,对基金经理来说淡化短期择时,帮助投资者避免“追涨杀跌”,引导投资者进行中长期投资。

外资跑步入场

今年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力度增强,在A股低迷之际,外资跑步入场也在加快。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指出,外资像黑石的投资风格,进来就满仓,持有周期很长,几乎不怎么换手,是比较典型的长期投资者。

“外资对于短期波动不会像国内投资人那么关注,而是愿意从更长周期、更多维度来评估一个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市场风格变化、政策变化,只要没有对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形成重大冲击,就不会对其持仓进行调整。”黄弢说。

北上资金在今年二三月份流入明显放缓后,二季度重新强劲流入。尽管二季度A股市场惨淡,但北上资金热情不减,截至6月20日,二季度流入1199亿元,创互联互通以来单季度最高流入量。

记者也了解到,A、H股互联互通之后,两地股市在行情、风格等方面的相关性大幅提高,投资逻辑在两地的适用性也显著改善。比如今年以来,港股涨幅最好的行业是医疗保健、能源与日常消费,而A股涨幅居前的行业是餐饮旅游、食品饮料、医药、家电和石油石化,均偏向消费以及油气产业链。

同时,考虑到新纳入MSCI所带来的新增主动投资者,以及下半年A股在MSCI的权重还会上升,境外资金大概率能维持流入的态势,但考虑到境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放缓可能持续的担忧以及美元总体走强的态势,流入量大概率会有所放缓。

“从方向来看,消费医药占比在上升,对某个细分行业可能会更聚焦。除了行业配置,机构资金的配置更多是集中于龙头。这点是很明确的。”黄弢表示。

从市值看,截至2018年7月31日,低于20亿元市值的上市公司有234家,低于30亿元市值的有859家。统计历史市值的百分位分布,前后1/4的市值差距保持在较高水平,较2015年之前的差值水平显著扩张,说明A股市场的龙头效应并没有减弱,大市值上市公司在相对意义上正变得更大。

同外资一样,另外一个长线机构投资者则是险资。Wind统计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456家上市公司的机构股东中出现了险资的身影,其中在中国人寿(601628.SH)、平安银行(000001.SZ)以及民生银行(600016.SH)的持股数量排在前三。

某保险资管投资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透露,险资考核方式与公募较为不同,更为长期,不同公司也不一样,一般而言,险资在低位的时候会布局,在高位的时候卖出,换手率比公募低很多。

“险资对收益的要求也没有公募那么高,大概一年10%的收益率,能够覆盖成本基本就可以做。”该保险资管人士称,险资的考核差不多是3年,主要是资产负债匹配,也不要求像公募那样排名和竞争,基本是要求一个稳健的收益。可能牛市时不要求像公募那么高的收益,但是熊市的时候也不要有很大的亏损。

“我们了解到,一些民营保险资管公司做长期股权投资,做权益法记账,买一家公司利润并表,这种的话更属于长期投资。”上述保险资管投资人士表示。

编辑:苏蔓薏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