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对于大家关心的财政收入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从长期来看,二者的走势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个别月份或年份也会出现差异较大的情况。”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前四个月税收收入增幅快于GDP增幅,主要跟我国现行税制结构有关,财政收入增长对价格变化弹性较高。
我国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流转税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约四成,PPI上涨将会带来流转税收入的明显增长。以增值税为例,在PPI上行周期,由于前几个月采购成本价格较低,进项税额相对少,而当月销售产品价格较高,销项税额相对多,因PPI上涨带来的增值税增收效果更明显。反之,在PPI下行周期,减收效果也更明显。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2015—2016年,由于PPI持续下降,工业增值税均为负增长;2017年以来,PPI由负转正,工业增值税增速快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
减税和降费都是为企业减负,但体现在财政收入上有所不同
过去五年,我国实施营改增累计减税2.1万亿元,加上采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清理各种收费等措施,共减轻市场主体负担3万多亿元。
“国家持续出台了各项减税降费举措,政策效应逐步凸显。但减税和降费,体现在财政收入上有所不同。”白景明表示,对于财政收入来说,降费就是减收,但减税未必减收,反而可能会增收。
一方面,减税降费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社会投资创业热情。市场主体数量逐年快速增加,为扩大税基奠定了基础。税务总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企业所得税纳税户同比增长13.8%;1—4月,我国新增纳税人户数达到334万多户,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税收入增幅为37.1%,这些市场主体成为新增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另一方面,减税降费减轻了企业成本负担,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这也促进了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6%,企业所得税纳税户同比增长13.8%,与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长基本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