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全球化有阴影 但仍在推进

2018-05-30 09:12:36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众所周知,美国走在全球经济复苏周期的前列,目前已进入资产负债表与利率的“双重收缩”阶段。为避免陷入长期停滞,引领经济复苏的重任转移到了财政政策方面,这就有了特朗普税改计划。但税改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短期内必然加剧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所以,吸引美国跨国企业资金与利润的回流也是其本轮减税的显著特点。除此之外,很少有人注意的是,美元指数自2016年12月19日达到102.38的高点之后,便进入了下跌通道,截至2018年3月5日,美元指数为89.95,美元走势与美国经济基本面走势相悖。我们的理解是,弱美元也是美国平衡内部失衡的一个手段。

在国际政治和外交方面,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后发优势,逐步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习惯了当老大的美国,自然会有十面埋伏之感,不再贪恋霸权带来的荣誉感,“有原则的现实主义”成为主流价值观。美国的战略性收缩或许是必然的,特朗普上台,只是让这个时刻稍稍提前了一点。这种转变也意味着长期奉行“主权责任”的威尔逊理想主义逐渐式微。它经常将塑造其他国家内部条件和性质作为美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并不在意“主权的责任”,而是强调各主权国家的共同义务。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贸易只是其中的一个维度,虽然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过于厚此薄彼就有失公允了。不能仅因为贸易的全球化出现了暂时的倒退就否定全球化仍在推进的现实。打击恐怖主义、遏制核扩散、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等各项工作,都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但是,仅仅从全球化一个视角来理解世界秩序已不能给我们提供全图景,全球化内部还有一个“亚全球化”,那就是区域化。以前,区域化是全球化的补充,但在大国关系取得均势和全球政经格局趋于稳定之后,争夺区域性话语权开始成为邻国博弈的主战场。

所以,我们一方面看到,原来发生在大国间的军事对峙局面几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区域性摩擦在增加,比如南亚的印度与巴基斯坦、中东问题、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问题等。另一方面,区域性多边协议和组织机构也在不断增加,这既是全球化式微的结果,反过来又进一步削弱了全球化的存在感。除此之外,以非官方组织、跨国公司和个体为单位的国际交往达到了新高度。即使主权国家层面出现不和,民间交往也很少受到影响。

所以,全球化并不是世界秩序的全部内容,世界正在朝向一个多层次和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们相信,变化的只是结构,和平与发展仍将是主流意识。决定秩序“质量”高低的,是对规则和原则之定义的认同度和制定,调整与应用这些规则和原则之程序的接受度,决定秩序是否稳定的是权力平衡。

(邵宇系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达飞系东方证券高级研究员)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