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数字复原能让敦煌石窟永生,但培养和留住人才仍是个问题

2018-05-27 10:27:40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大家千里迢迢地来这里,把他们都挡在门外也不合适,所以我们在7、8月份会启动应急参观预案,”罗华庆说,“票价减半、参观洞窟减半。”

走出去与数字化

敦煌景区热,在全国各地举办的敦煌展也很热门。在遥望西北的江浙沪地区,敦煌艺术大展在三四年间引发了数次关注。

第一波是2013年底在浙江美术馆的“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三个月展期内迎来超过30万人次的参观流量,在最后一个周末甚至创下每日两万人次的纪录。

次年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展览“敦煌:生灵的歌”,现场人头攒动,门口常常排起长龙,甚至于需要延长参观时间到晚九点才得以满足观众需求。最近的一波是今年4月份在上海中心展出的“丝路敦煌•幸福生存”文物大展,这次展期长达10个月。

展览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展品之一,是等比例复原的整窟。有手工绘制临摹窟,也有电脑数字喷绘还原窟。

罗华庆分管敦煌研究院的文化弘扬和旅游接待工作,对每年与各地机构合作举办的展览都十分了解。他在浙江美术馆展览期间曾向第一财经介绍,复制工作者们严格按照原洞窟里的壁画重绘,这不但需要有坚实的线描、配色基础,而且还需要有做旧的技巧。“数字复制是用化学药水喷绘在平面上,但工匠用的是矿物颜料,这样才有层次感,与原画接近。”他说,“颜色严格比对原作,上色都需要去洞窟,修稿在画室。壁画经过千年发生演变,变色之后层次特别丰富。有时候可能反复需要上很多次才能表现沧桑感、历史感。”

人工复制临摹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进行,当中几经时代变迁和技术升级,迄今为止复制完成了12个代表性洞窟。

数字喷绘还原窟的计划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电脑技术刚刚普及的时间里,靠专业相机与电脑软件来把洞窟内部图像一一拍摄和拼接。不过从2000年以后,技术飞速发展,拍摄图片精度由过去的200万像素飞跃至上亿像素,使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专业设备拍一张照片往往需要四五十分钟。假如五个人负责一个40平方米大小的石窟,全部数字化复原工作需要拍摄4000张照片,前后耗时长达半年。

“第一批计划复原170个洞窟,现在完成了三分之一,其中有30个洞窟的高清资料已经上传至网站。”罗华庆说,“剩下的会继续上传、继续拍摄。”而在拍摄过程中,可能技术又会继续前进,到时候也许需要重新再拍一次。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