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IPO观察|服务“逆天”的海底捞,不仅炒菜还“炒股”

2018-05-22 09:09:1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不过相对海底捞的规模来看,上述3000多万元的股票投资其实并不算多。2015年到2017年,海底捞的营业收入从57.56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06.37亿元,复合年增长逼近36%;年度净利润从2015年的4.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1.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70.5%。

海底捞运营餐厅一共有320家,其中296家在中国内地。2015年到2016年,同店销售额增长14.1%,2016年到2017年则增长14%。2015年到2017年,整体翻台率为每天4.0次、4.5次和5.0次,根据沙利文报告,此水平远高于中国主要中餐品牌的水平。

“根据沙利文调查,海底捞在中国主要餐饮品牌中拥有最强的品牌知名度,并且是最受欢迎的外出就餐选择。”从2017年的顾客人均消费来看,从高到低分别为海外每人179.6元、一线城市每人98.3元、三线城市及以下每人94.5元以及二线城市每人92.6元。

海底捞市场地位几何?招股书披露不透明

海底捞在招股书中“行业概览”的一栏称:“我们就编制及使用沙利文报告向沙利文支付的合约款项为68万元,且我们相信该等费用与市场价格一致。”

“沙利文已进行详尽的一手研究,包括与领先的行业参与者及业内专家讨论行业的状况。弗若斯特沙利文亦已进行二手研究,涉及审阅公司报告、独立调查报告及其本身调查数据库的数据。”沙利文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对宏观经济数据及特定相关行业驱动因素进行绘制,而获得预测总市场规模的数字,海底捞如是说。

不过沙利文这家咨询公司所助力上市的企业,过往不少的记录并不理想。因为涉嫌财务造假而长期停牌的博士蛙(01698.HK)、诺奇(01353.HK)、辉山乳业(06863.HK)等多家公司,让持股的投资者百般无奈,复牌时间遥遥无期;而米格国际(01247.HK)上市后至今股价暴跌九成,雅仕维(01993.HK)也暴跌六成,投资者损失惨重。

2017年,就算是有腾讯撑腰的阅文集团(00772.HK),挂着独角兽的光环,上市后照样跌跌不休,上市半年内股价几乎已经“腰斩”。对此,弗若斯特沙利文相关负责人曾经回应第一财经记者称,将过往某些已上市企业发生的经营或财务问题归咎于独立行业顾问,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恰当。

一位QDII基金经理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因为港股披露的要求不如A股那么严谨,他一般不会买热门的港股IPO企业,多数案例事后股价表现来看,其实这对投资者来说并不划算。如果咨询公司对市场地位的描述不准确,肯定也对港股的新股质量造成影响,尽管有着国际金融中心的光环,但港交所对财务资料的披露要求,严谨程度的确不如中国内地,这也直接造成很多在内地上市不成的公司,才考虑来香港挂牌,这些公司质量总体来说并不理想。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