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基于独角兽在新经济发展中的风向标意义,近两年来,成都、武汉、南京、西安等潜在的一线城市不断创新扶持政策,发力新经济,吸引培育壮大独角兽队伍。
比如,成都着眼开放型高质量经济体系建设,坚持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的重大抉择,作为重塑城市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致力于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成为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
其实,全国很多城市也在着力发展新经济:西安市成立了新经济产业发展局和硬科技创新产业局等新机构;2017年底北京市同步出台10个高精尖产业指导意见;武汉市设立了高达500亿元的未来光谷产业发展基金,刷新了湖北省乃至全国地方性产业基金的规模纪录。
发展新经济的关键是人才,除了财政金融对新经济的支持之外,近两年各大城市也加大了招才引才力度。
在发展新经济过程中,地方城市该如何突围?“成都要更好地发展新经济,核心诉求就是要打造一批在各个新经济重点方向的独角兽企业。”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周涛认为,新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争之地,爆发式增长的独角兽企业更是推动经济向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要引擎。
5月19日发布的《中国新经济发展蓝皮书》认为,北、上、杭、深四大城市占据绝大部分。成都、武汉、西安、南京等城市正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进高端人才,改善营商环境,积极吸引和培育独角兽企业,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成都提出,以经济形态的变革推进创新驱动的实践,以发展方式的变革催生新旧动能的转换,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实现城市转型的新作为。
按照成都新经济路线图,成都规划了六大新经济形态和七大应用场景。提出要着力培厚新经济发展的市场沃土,大力构建与新经济发展高度契合的多元应用场景,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业态衍生发展和新模式融合创新。
比如在数据的开放上,阿里巴巴集团政策研究室主任朱卫国就在“2018全球独角兽高峰论坛”上表示:政府掌握了十分雄厚的数据,但没有把这些数据充分利用起来,我觉得成都可以在数据的开放方面大踏步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