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国家给孤寡老人的特困救助由500元到985元,老年人经济能力增强了,他们就愿意投亲靠友,或仍然在村庄居住,不到万不得已不愿住到福利院。
H村老年人常住的互助照料中心,一方面设在村庄熟人社会中,工作人员对入住老年人比较有人情味(这个很重要);同时,住在村庄中,每天都能见到熟人,生活质量就比较高。从这个意义上说,H村的村庄内养老是一项创新,是介于家庭养老与乡镇福利院养老之间的一个中间层次。这个层次的最大好处是让老年人仍然生活在他们一直生活的熟悉的村庄熟人社会中,生存在一直延续的生活意义之网中,延续着他们的体面和尊严。
是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
高龄失能老人在村庄熟人社会中养老很重要,低龄老年人就更不愿意脱离村庄熟人社会了。
在H镇调研时,一个在城市为子女带了几年孙子的老年人回到村里,幸福得不得了,说终于解放了、自由了。他们并不喜欢在城市和子女一起生活,因为处处受到限制。自己没有收入,又要消费,难免要看子女脸色。他们说短期内与子女一起生活,很亲热亲密,时间长了,习惯不一样,则十分受拘束,哪有在农村来得自由舒服。老人总结说,与子女距离远一点是亲人,天天在一起就成仇人了。住在乡下,自己种田、种菜、喂猪养鸡、捞鱼摸虾,不仅可以获得收入,而且劳动具有意义。有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每月到城里子女家住几天,就可以保持老年人的独立、自由、体面和尊严。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村庄对农民很重要,年轻时进城,年龄大了,在城市缺少就业机会时,回农村就显得很重要,土地就很重要,农村的宅基地与住房就很重要。
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的低龄老年人,在村庄有房有地,季节性地开展劳作,大量闲暇时间可以有各种文化娱乐生活。低龄老年人还可以照料高龄老年人,从而积累道德券,在自己高龄时换取其他低龄老年人的照料。这样,在村庄熟人社会中可以有真正的老年人的互助照料,可以作为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
笔者认为,村庄熟人社会互助照料基础上的养老模式值得尝试,值得重视。
(作者系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