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李红兵对第一财经表示,当前很多养老驿站的运营商对老年人的需求分析不足,而且没有对需求进行细化,因此也就难以找到那些老人们愿意为之付费的“真正刚需”。
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海淀区养老驿站负责人吕而文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黄庄社区居住的很多都是老科学家,空巢老人的比例很高,除了政府所规定的免费项目外,慈爱嘉还提供居家康复、室内综合维修等收费服务,这些服务满足了这部分老人的刚性需求,加之这部分老人的支付能力比较强,黄庄养老驿站成为为数不多的实现收支平衡的养老驿站。
吕而文说,王大爷这一家是他们到社区宣传时碰到的。家里孩子住得远,老人也不方便去医院做康复,而脑中风的康复是非常关键的,康复得好,老人可以恢复自理,康复得不好就会终生残疾。家属了解到养老驿站的服务后就与驿站签约,自费进行居家康复和上门照护。
慈爱嘉能够有服务“刚需”的能力,在于它背后有集团的诊所和物业管理公司的支持。但很多养老驿站只是给老年人提供一个活动场地、助餐娱乐的地方,并不具备为老年人提供更高需求服务的能力,甚至有部分驿站每年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政府购买服务,没有动力用市场化的方式提供服务。
李红兵表示,现在一些驿站有人气但没有真正的服务,没有针对刚性需求雪中送炭的服务,这是活不久的,“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驿站”。
数据来源:北京市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16年—2017年)
可持续发展难题
北京市制定了“9064”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即90%居家养老、6%社区养老、4%机构养老。随着家庭少子化、空巢化,居家养老这一主要的养老方式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表示,90%以上的老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重点不是医院、养老院或是“养老院+医院”,而是社区和家庭。医养结合的“医”不是医疗的医,而是全生命周期前段的健康管理、慢病预防和后端失能照护,以及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