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这对行业是好事,起码让沉淀的资产流动起来,参与实体经济,发挥了作用。”一位银行贵金属业务人士告诉第一财经,“银行愿意和有客户资源的互联网公司合作。”
近年来,互联网黄金租赁行业增长迅速。以2014年底上线的黄金钱包为例,官网显示公司截至4月底客户总数达到242万人,累计交易金额224.8亿元。
不过,互联网黄金租赁业务也存在风险点,前述银行人士指出,互联网平台给投资者的收益在5%~6%,远远高于银行的2%,业务在法律上尚处在灰色地带,一些小型平台如果租赁经营不当,发生亏损,无法支付客户利息的话,可能存在卷款跑路的风险。
“现在央行彻底明确监管态度了,应该是迈出了第一步。”他表示。
《征求意见稿》要求,互联网机构注册资本应不低于3000万元,且须为实缴资本,同时应具备熟悉黄金业务的工作人员。金融机构应该在各项风险可控的范围内选择互联网机构,并对互联网机构的资质负责。
另外,互联网黄金业务产品的报价、黄金和资金的运用、产品推介说明的制作等等,全部都由金融机构负责。
黄金钱包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征求意见稿》本质有两层含义,一是与P2P要求一致,互联网平台不得触碰资金,规避资金挪用风险。二是平台不得扮演做市商角色,操控金价。”
他表示,公司的黄金的交易、清算、交割本来就在银行完成,新规主要的改变是,用户放在公司的账户将转移至银行托管。这对防止行业资金挪用问题有积极作用。
“此次央行发布征求意见稿,将互联网黄金行业正式纳入监管体系,实际上是对行业的认可,为行业的正规透明发展提供了指引。”他表示,“已经有多家银行找到我们寻求代销合作,不日将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另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很多平台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有合规具有合法资质的金融机构愿意合作,那么基本都能满足合规要求。对于自身没有客户资源、依赖层级转包的互联网机构将被淘汰。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