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成大生物提供A股子公司上市新玩法,市场期待“新三板+H”两地挂牌细则推出

2018-05-07 09:00:2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杉杉能源(835930.OC)是创新行业中的一家高盈利公司,2017年杉杉能源营收42.6亿元,净利润达6亿元,公司实控人郑永刚是上市公司杉杉股份(600884)实控人,尽管杉杉能源的业绩颇为亮眼,但受限于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的身份,公司暂时无法独立IPO上市。同样中国宝安集团(000009)旗下的控股子公司贝特瑞(835185.OC)也是一家盈利过亿、市值达50亿元的新能源企业。

朱为绎分析道,能在港股上市的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目前还是少数,港股也是有条款的,处在互联网、生物科技等创新行业,而且在市值、盈利等财务要求方面表现优异的的企业才是港交所青睐的。”

公开资料显示,成大生物是全球人用狂犬疫苗龙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2014年12月,成大生物挂牌新三板,并入选创新层,公司自挂牌以来还完成了一笔2.66亿元的融资,目前市值62.29亿元。2017年成大生物实现收入12.7亿,同比增长2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亿,同比增长21%。

“3+H”两地挂牌细则仍待推出

4月21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和全国股转公司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为企业两地挂牌建立了基础性的合作框架。两周后,成大生物目前成为“3+H”机制落地第一家宣布要赴港上市的新三板公司。尽管成大生物已经率先尝鲜,但目前两地挂牌上市细则还有待确定,签署备忘录只是第一步。

对于成大生物本次赴港上市,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负责人彭海认为,成大生物实际上是模仿“A+H”模式,公司本身已经符合了去港股上市的标准,为经营相对成熟的新三板公司树立了一个“3+H”的标杆,但像成大生物这样市值达50亿元的企业数量很少,成大生物案例不具备普遍性。

知名生物科技企业君实生物(833330.OC)是此前市场热议的有望通过3+H赴港股上市的新三板企业,君实生物的公司代表还参加了港交所与股转的签约仪式。君实生物自挂牌新三板来颇受投资人追捧,融资规模高达18亿,公司市值达133.5亿元,但目前公司尚未盈利,2017年公司亏损3.17亿元。

彭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针对这类在新三板中未有盈利的独角兽企业的两地挂牌细则可能没那么快出来,目前H股还是有一定规模要求的,所以短期“3+H”能实行实质进展将会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

成大生物在赴港上市公告中表达了公司渴望推进国际化战略的愿景,对于这类企业,朱为绎认为,在新三板市场能认识成大生物的投资人还是较少的,到了香港市场可以接触更多投资人,包括国际投资人,对整体估值是有帮助的,未来国际的长期基金也会很看好成大生物这类每年高分红的蓝筹股。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

    点击加载更多相关新闻
    没有更多相关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