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机上Wi-Fi生意经

2018-04-19 09:05:29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在国外,向旅客收费是目前主流航空公司机上互联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翱翔蓝天:乘客连接为全球航空业带来的商业机遇报告》的最新预测显示,这部分收入在2018年预计达到8.2亿美元,占机上互联市场的89%。

国外的航空公司针对WiFi的收费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内陆航班按日、月、年提供套餐,国际航班普遍是按小时计算上网费,有的是按流量收费,还有的航空公司会为会员提供里程积分换上网时间的服务,或者对高端舱位或高级别旅客会员才提供免费WiFi服务。

已经在空客350飞机上实施WiFi收费的香港航空服务总监简浩贤告诉记者,目前香港航空的长航线机上WiFi前15分钟是免费体验,超出后旅客可以再订购不同时间段的套餐。目前测算下来航班上有一成的旅客会为此付费,先购买一二个小时尝试的占30%,长航线购买六小时以上的更是达到66%。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包括东航在内的内地航空公司,也已经在研究探讨可行的收费模式。前段时间,厦门航空就发布了一份关于机上互联上网功能使用的调研问卷,其中在收费形式上列出了三种选择:每个航段花费30元,但只够较流畅地体验文字传输;每个航段50元,可以流畅地体验新闻及购物网站或App;每个航段80元,可以相对流畅的体验大部分网站或App及股票。

“相对于美国航空公司对旅客起步价十几刀的Wi-Fi收费,我们目前的旅客还很难有这么高的消费能力,国内也没有美国这样‘首件托运行李都要钱’的消费习惯。”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对记者指出,类似香港航空和阿联酋航空等“免费+付费”的模式可能更具参考性。

“收费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增加多少收入,而是希望借此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让真正需要在空中上网的人获得更好的体验。”张驰对记者指出,目前,如何持续优化旅客的空中上网体验,也是他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

记者体验了国内外多家航空公司的机上WiFi后也发现,相比于地面常用的4G网络,空中上网的速度与地面体验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主要受制于卫星资源数量和带宽,需要等待更大容量的卫星和高通量技术的落地应用来提升,因此,国内大多数航空公司目前是将浏览视频大功能屏蔽的,而当共同上网的人数超过50人时,浏览微博微信就会变得困难。

“WiFi稳定性和速度是各大航空公司比拼服务的关键,也是商业模式能否成功嫁接的关键。”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綦琦对记者指出,而能否达到让旅客基本满意的上网体验水平,取决于航空公司采用的接入技术总频带宽和同时接入用户所需的数据流量。

对于机上Wi-Fi,海航控股CEO孙剑锋则对记者指出,“必须突破成本和带宽魔咒。”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