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样的变化对于国内传统的葡萄酒商而言,却是一次挑战。
因为精品酒的运作方式和传统的葡萄酒贸易模式相去甚远。作为精品酒的主要消费群体,挑剔的中等收入家庭和个性化的90后年轻消费群体都没那么容易被取悦。
王生告诉记者,作为贸易型进口商,看重的是酒标漂亮、烫金、浮雕、重型瓶、口感不酸不涩,消费者价格美丽,渠道利润丰厚。但这个逻辑在运作精品酒产品却感到无所适从。
“我们不能拿20年前吸引60、70后消费者的方式,来向90后00后推广产品。”ASC首席运营官王俊表示,葡萄酒毕竟还没有达到生活必需品的程度,年轻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更复杂,他们往往会通过线下品酒比较,线上查阅资料之后,才会做出购买决定,这也对传统酒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做到线上和线下协同。
ZAC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不能仅仅把产品丢进渠道,酿酒企业也在努力配合着中国市场的变化,比如根据市场反馈的消费者反馈,调整葡萄酒的口感以适应中国的年轻人的需求,并在新的渠道中寻找机会。而另一方面兰尼斯特集团在中国也成立了一家媒体公司,通过拍摄澳大利亚的美食美景,借此方式来吸引中国年轻的消费者,并对公司品牌和产品形成关注。
在ZAC看来,新兴的消费者没有那么传统,对其而言葡萄酒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需求更加多元,虽然这个说法看起来有些离经叛道,但未来酿酒和销售葡萄酒或只是酒商的一个功能,还要承担更多文化、旅游、娱乐的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律的出现意味着旧经验的失效,对经销商而言即意味着优胜劣汰。
2017年,国内瓶装葡萄酒进口总额达到了25.5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了85%,复合增长率为16.6%,但是很多酒商已经没有感觉到享受到这一增长的红利。
葡萄酒的暴利时代造就了国内渠道的碎片化,低门槛引来了5000多进口商和万余经销商在中国市场逐鹿。杨征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一轮增长中,市场的红利已经分为两段,一段是市场的头部品牌获得了红利,另一段是直接接触消费者小而美、小而精的业态在快速增长,而中间的贸易型企业已是微利时代,承压严重。未来三年大浪淘沙,30%的酒商将面临出局。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