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CPI同比涨1.8%,较上月略升0.1个百分点;PPI同比涨4.9%,较上月下滑0.8个百分点,这主要在于基数效应。2017全年CPI同比涨1.6%,较上年下滑0.4个百分点;PPI同比涨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态势。
在世界经济复苏、政经新周期、环保限产支撑猪价、去产能导致工业品价格长期维持高位以及向中下游成本传导、原油价格上涨等基本面和结构性因素推动下,预计2018年通胀将温和上升。同时,货币政策回归中性稳健、监管趋严、影子银行缩表、M2增速降至个位数,货币因素有助于通胀保持稳定。
11、监管趋严表外收缩,新周期融资需求旺盛。
2017年12月新增信贷5844亿元,预期10000亿元,前值112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400万亿元,预期15000亿元,前值16000亿元。M2同比增长8.2%,预期9.2%,前值9.1%,增速创历史新低。银行年末额度限制等指标扰动信贷投放及M2增速,实体融资需求仍旺盛,预计2018年1月信贷及社融将明显提升。考虑到新周期带来实体融资需求旺盛、监管趋严表外回表、新一轮金融去杠杆政策密集出台等因素,资金供求紧平衡可能导致利率中枢水平易上难下。
12月金融数据低于预期,主要由于年末银行信贷额度限制、MPA考核、资本充足率等因素形成短期扰动。按照历史惯例,银行年末多进行项目储备预留年初投放,加之近期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均旨在封堵非标融资渠道,表外融资难增,表外回归表内程度进一步深化,预计2018年初信贷投放将显著提升。
2017年12月M2增速创历史新低,并且显著低于名义GDP规模,主要收缩因子来自金融去杠杆,减少金融部门内部资金循环的嵌套,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货币派生环境。预计金融去杠杆下,M2将继续维持低位运行区间。
12、2017年出生人口不及预期,生育政策待进一步放松。